

小節;生活小事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嗜酒使氣,不守細行。
1.清廉而嚴厲。
1.廉潔勤勉。
1.猶貞潔。
2.廉潔清白。
1.二水名。兼喻風俗醇美的地方。廉泉,又名廉水,源出陜西南鄭縣,流入漢水;讓水,又名遜水,在陜西褒城縣(今勉縣)。
①清廉謙讓有廉讓之風|卿之廉讓,有過于兄。②廉泉、讓水的并稱。兩水都在陜西。《南史·胡諧之傳》載范柏年見宋明帝時,明帝談到廣州的貪泉,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不?”柏年答梁州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又問卿宅在何處?”答臣所居廉、讓之間。”明帝嘆其善答◇因以廉讓”或廉泉讓水”指風俗淳美之地。
1.廉士。
1.指樂聲的高亢激越與婉轉圓潤。
1.細小,纖細。
1.清廉而政績優異。
1.廉潔深沉。
1.清廉謹慎。
1.見"廉升"。
1.廉潔的聲譽。
1.猶廉正。
1.相傳漢末吳郡陸績為郁林太守,罷歸少行裝,舟輕難以渡海,因取巨石鎮之。至吳,棄石于婁門之野。人稱其廉,號"郁林石"。石留民間,至明時猶存‰治中巡按御史樊祉使人移置察院之側,作亭覆之。命名為"廉石"。清康熙間陳鵬年為蘇州太守,修葺郡學,將石移至郡學內,為蘇州古跡之一。參見"郁林石"。參閱唐無名氏《大唐傳載》﹑明侯甸《西樵野記.郁林太守石》﹑清朱象賢《聞見偶錄.廉石》。
2.比喻清廉的家風。
1.官名。指唐觀察使﹑宋元廉訪使以及后世的按察使。廉,通"覝"。
1.舊稱有節操﹑不茍取的人。
1.察看,檢查。廉,通"覝"。
1.猶廉貪。
1.清廉的太守。對州郡長官的敬稱。
1.廉潔寬厚。
1.遜讓恭順。
1.猶廉白。
1.清廉與貪婪。
1.喻朝廷。
1.猶廉讓。謙讓。
1.謂高尚的節操可以激勵人振奮向上。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1.廉潔威嚴。
1.謂清廉的操守。語出《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1.清廉謹慎。
1.察訪查問。廉,通"覝"。
1.廉士。
1.謂待人不寬厚。
1.廉訪使的俗稱。
1.天子儀仗隊所執之戟。
1.漠北。龍,指匈奴祭天處龍城;荒,謂荒服。
1.指邊遠蠻荒之地。亦指邊遠之地的少數民族國家。
1.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國家。
1.黃色的龍。喻指黃河。
1.龍庭之會。
1.指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東方七宿稱蒼龍,心宿有星三顆,其主星又稱鶉火﹑大火,故稱。
2.天子袍服上的龍﹑火之飾。
3.天之陰火。
1.《易.擊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后因以"龍蠖"指屈伸。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徑。
1.見"龍鵤"。
1.指箕宿。箕宿為東方蒼龍七宿之一,故稱。
1.道教所謂飛行之術。
2.見"龍躤經"。
1.指山脊。
1.禁火日。
2.鬼神忌日。
1.即笳。借指皇家樂隊。
1.指龍馬所銜之甲,上面有圖讖。
2.甲胄。
3.宋張元《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后因以"龍甲"喻指雪。
4.指紅色的蜻蜓。
1.龍拉的車。
2.天子的車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