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個臣子。隨文所指不同。(1)舜五臣。《論語.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何晏注"孔曰'禹﹑稷﹑契﹑皋陶﹑伯益。'"《舊唐書.韋湊傳》"然臣又惟堯﹑舜,圣君也,八凱﹑五臣,良佐也,猶廣聽芻蕘之言者,蓋為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也。"(2)周文王五臣。《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閎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顛,有若南宮括"孔傳"凡五臣佐文王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3)周武王五臣。《文選.王儉》"五臣茲六,八元斯九。"李善注"《呂氏春秋》曰'武王之佐五人。'高誘曰'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高﹑蘇公忿生也。'"
2.(4)晉文公五臣。《文選.袁宏》"五臣顯而重耳霸。"李善注"五臣,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晉廬諶《贈劉琨》詩"無覬狐趙,有與五臣。"(5)楚威王五臣令尹子文﹑葉公子高﹑莫敖大心﹑棼冒勃蘇﹑蒙谷。《戰國策.楚策一》"若君王誠好賢,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6)南朝宋文帝五臣。《宋書.謝弘微傳》"太祖即位,﹝謝弘微﹞為黃門侍郎,與王華﹑王曇首﹑殷景仁﹑劉湛等號五臣。"
3.指注釋《文選》的唐代呂向﹑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
1.謂低劣的字畫災及扇子。
1.由天災人禍招致的損害。
1.聞災自省。
1.災殃,禍患。
1.災變的時間。
1.指日月虧蝕之災異。
1.猶惡獸。
1.猶厄運。
1.亦作"災祟"。
2.災害;災異禍害。
1.亦作"災迍"。
2.災難;禍患。
1.災禍,危難。
1.指吉兇災變的征兆。
2.猶禍福。
1.亦作"災象"。
2.猶災情。
1.亦作"災舋"。
2.禍端。
1.見"災釁"。
1.亦作"災星"。
2.古人以天象附會人事。認為某一星辰出現異常,人間便會有相應的災變,因稱引起災變的星體為災星◇世星命家謂人的命運亦與星辰相關,流年不利,往往由于災星照臨。亦泛指惡運;災難。唐司空圖逸句"忍事敵災星。"
3.喻指造成巨大災難的人或事物。
1.亦作"災兇"。
2.災禍。
1.亦作"災殃"。
2.災難;禍殃。
1.指疾病。
1.指自然界的變異所造成的災害。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
1.亦作"災疫"。
2.指疫癘這種災禍。
1.猶災恙。
1.災禍。
1.蠹蟲之害。泛指災害。
1.災難。
1.舊指南方山林濕熱之氣造成的病患。亦借指疾病﹑磨難等災禍。
1.見"災疹"。
1.亦作"災軫"。
2.災厄疾病。
1.謂徒然損耗紙張。
1.見"災屯"。
1.猶災梨。
1.指農歷每月初三日或二日。此時月亮開始有光。
1.指農歷每月十六日。此日月始缺,即始生月魄。月魄,月黑無光的部分。
1.災難的預兆。哉,通"烖"。
1.猶栽種。
1.跌倒,摔倒。
1.摔交,跌交。亦以比喻失敗或受挫折。
1.栽跟頭。
1.誣陷。
1.晉潘岳任河陽縣令時,在縣中滿栽桃李,傳為美談◇因以"栽花"稱揚縣令。
2.指種痘。參見"栽花先生"。
1.指種痘的人。
1.摔跟頭。亦以喻事業失敗或受挫折。
1.栽培接種。
1.栽跟頭。
1.猶栽贓。
1.幼苗。嫩芽。
2.喻禍患根苗。
1.安排。
1.安排。
①種植并培養植物樹木栽培|栽培技術。②培育并提拔人才多謝栽培。
1.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