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磨上用來轉動磨盤的銅制磨桿。
1.阿附奉承。
1.謂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
1.謂在非本籍參加考試。
1.裝飾打扮。
1.拍手。附﹐通"拊"。
1.捎信﹔寄信。
1.使疏遠者親附。
1.猶副署。
1.依附順從。
1.增添解說。
1.謂厚葬。
1.配享﹑從祀。
1.投合時俗。
1.附屬﹔從屬。
1.謂結黨同謀。
1.附屬。
1.依附寄托。
2.假借﹐憑借。
3.委托﹐囑托。
1.見"附驥尾"。
1.安撫﹐撫慰。附﹐通"拊"。
1.親近熟稔。
1.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屬﹐卻欺騙君上。
1.親近歸向。
1.附帶的事項。
附屬小學的簡稱。
1.親附和協。
1.明清科舉時代生員名稱之一。明洪武初﹐生員雖定額﹐但不久即增廣﹐不拘額數。至宣德時﹐以初設食廩者為廩膳生員﹐增廣者稱增廣生員﹐各有一定額數。到正統元年﹐額外增取﹐附于諸生之末﹐則稱附學生員﹐省稱附生。清代凡童生入學者皆稱附生﹐即秀才。
1.即附學生。
1.捎帶的問訊。
1.在正文后面附帶說明的話。
1.磬的美稱。
1.通道的美稱。亦指光明大道。
1.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詳"寶源局"。
1.金代的一種紙幣名。
1.宮闕的美稱。
1.祥瑞。
1.古樂器中貴重的小鐘。
1.瑰麗珍奇的顏色。
2.皇帝用的印色。
1.瑟的美稱。
1.仙家谷物。
2.為谷物的美稱。
1.對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稱。
2.聚藏寶物的山。
1.喻指置身良好環境,卻空無所得。語本《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
1.帝后等用的扇狀儀仗。
1.用紅寶石末燒制的瓷器。
1.珍惜身軀。
1.古代婦女首飾名。剪彩為勝,飾以金玉,有人勝﹑方勝﹑花勝﹑春勝等。
顏色美麗、有光澤、透明度和硬度高的礦石,可制裝飾品、儀表的軸承或研磨劑。
1.用寶石制成的頂子。頂子,清代官員帽頂上的帽珠。
1.原指奇異的地勢◇引申指皇太后﹑皇后的住地。
1.鑲嵌珠玉的妝飾。
1.愛護保管。
2.謂捍衛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