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擲擊。
1.即桑耳。木耳的一種。宋黃庭堅《上蕭家峽》詩"趁虛人集春蔬好,桑菌竹萌煙蕨芽。"一說為桑椹。
1.漢代著名理財家呻羊與孔僅的并稱。
1.象聲詞。
1.果名。梨之一種。
1.即桑梓。故鄉。
1.桑樹林。
2.古樂曲名。相傳為殷天子之樂。
3.傳說中的神名。
4.古地名。相傳為殷湯祈雨的地方。
1.謂祈雨。
1.猶言桑田滄海。
1.采桑養蠶的時令。
1.桑木車。言其簡樸。
1.桑葉凋零。
2.即桑落酒。
1.古代美酒名。
1.形容形勢敗壞如桑葉枯落﹑屋瓦解體。
1.桑樹和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的最重要的經濟活動。
2.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1.桑木制作的車輪。
1.僧侶。"沙門"的異譯。
1.劍名。相傳為黃巢所用。
1.指桑樹上的寄生木。
1."桑弧蓬矢"的略語。
1.謂四方之志。
1.桑樹的皮。為造紙的原料。
1.用桑樹皮為原料制造的紙。
1.螳螂科動物綴在桑枝上的卵鞘。可作中藥,主治遺精﹑早泄﹑遺尿等癥。
1.見"桑間濮上"。
1.桑樹的枯皮。
1.植桑的土地。
1.桑花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桑花》。
1.古地名。戰國燕之南界。故址在今河北省徐水縣西南。
2.復姓。
1.桑樹的第二層皮。白色。為造皮紙的上等原料。
1.即桑皮紙。
1.桑樹的果實。味甜可食。中醫亦以入藥。
1.指桑樹的嫩葉。
1.指農桑之事。
1.即桑寄生。
2.即桑耳。詳"桑耳"。
1.即桑葚。
2.中藥名。為桑葚呈紅紫色時采收曬干或略加蒸后曬干的制品。性寒味甘,能補肝益腎,滋陰養血,聰耳明目,止渴生津。
1.用桑實釀的藥酒。
1.桑葚。
1.以桑木為門的轉軸。借指貧寒之家。語出《莊子.讓王》"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
1.《莊子.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桑樞,桑木的門軸。韋帶,無飾的皮革腰帶◇因以"桑樞韋帶"形容貧家寒士。
1.以桑木為門軸,以破甕為窗口。形容貧寒之家。語本《莊子.讓王》"原憲居魯……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
1.桑梓之思。鄉思。
意譯無愁宮”。普魯士王國國王的夏宮。位于德國波茨坦。建于18世紀中葉。以其豪華建筑裝飾和宮前階梯形花園而著稱。1945年《波茨坦協定》簽訂于此。
1.種植桑樹與農作物的田地。
2.也專指植桑之田。
3.指桑田滄海的相互變化。
4.古地名。虢地。
1.同"桑田滄海"。
1.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淺,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后因以"桑田滄海"喻世事的巨大變遷。
1.唐民歌名。
1.宜于植桑的土地。
1.《詩·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朱熹集傳"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陰雨之時,而往取桑根以纏綿巢之隙穴,使之堅固,以備陰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綢繆"喻勤于經營,防患未然。
1.喻防患于未然。
1.喻勤于經營謀劃,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