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冤枉陷害。
信和電報的總稱。
1.通過書信方式進行調動。
2.用書信方式進行調查。
1.用書信約定。
1.指錢幣的方形內孔。
1.橫排的木樁。枋,兩柱間起聯系作用的橫木。
1.用匣子盛而封之。
1.用書信答復。
1.猶言包涵。
1.佛教語。《五燈會元.云門偃禪師法嗣.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原謂泯合無間◇指言語詩文契理或一心專志而絕無雜念。
1.亦作"函藳"。
2.書信等的草稿或底稿。
1.見"函稿"。
用書信告訴行期如有變化,當及時~。
1.即函人。
1.亦作"則谷"。
2.函谷關。
1.即函谷關。
1.《后漢書.隗囂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后遂以"函谷丸"指稱易守難攻的函谷關。
1.函谷關的省稱。
1.埋設在地下的管道。
1.匣子。
1.緘封文翰。
1.和合,協調。
1.廣大,寬大。
1.《詩.周頌.載芟》"播厥百谷,實函斯活。"孔穎達疏"函者,容藏之義,故轉為含,猶人口含之也。活者,生活,故為生,言種子內含生氣,種之必生也。"后以"函活"指秧苗成活。
1.郵寄。
1.信件。
信件。
1.指運費,腳力費。
1.謂以書信指示。
1.包含,包括。
1.排列。
1.謂用信函下達命令。
1.亦作"則洛"。
2.古代長安和洛陽的并稱。
1.猶包容,統括。
1.謂能容納一頭牛,指大鼎。
1.見"函牛之鼎"。
1.大鼎。
1.函谷關與辳轅關的并稱。
1.信件。
1.泛指長安一帶。
1.用書信請求或邀請。
1.造鎧甲的工匠。
1.沾濡潤澤。
1.見"函谷塞"。
1.謂包含天﹑地﹑人三氣。
1.泛指今陜西一帶。
1.通過書信商量。
1.猶眾生。
1.造鎧甲的工師。
1.《孟子.公孫丑上》"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后以"函矢"比喻互相矛盾。
1.古時傳遞書信﹑文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