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幽敝"。
2.深暗。
敲鼓聲和奏樂聲~齊鳴丨~喧天。
1.擊鼓聲和奏樂聲一齊響起來。形容熱鬧景象。
1.即吹鼓手。吹打彈奏樂器的人。
1.形容音樂演奏之聲嘈雜熱鬧。
1.凸起飽滿的樣子。
1.見"鼓勵"。
1.掌鼓的官吏。
激發;勉勵車間主任~大家努力完成增產指標丨大家的贊揚給了他很大的~。
1.書體的一種。
1.亦作"鼓栗"。
2.震驚戰栗。
1.鼓弄支使。
1.見"鼓嚨胡"。
1.亦作"鼓龍胡"。
2.謂不敢公開言說,私下傳語。
舊時城市中設置大鼓的樓,樓內按時敲鼓報告時辰。
1.鼓和漏,古代報時用器。
1.扇風點燃爐子。
1.謂擂鼓率領。
1.煽動禍亂。
1.轉動圓輪。
2.指開動車船。
1.即鬼門道。宋元時戲臺上通向后臺的門。
外聽道和中耳之間的薄膜,由纖維組織構成,橢圓形,半透明。內表面與聽骨相連,外界的聲波震動鼓膜,使聽骨發生振動。也叫耳鼓、耳膜。(圖見〖耳朵〗)。
1.同"鼓鼓囊囊"。
1.爭著出頭;要冒尖,強出頭。
1.鼓點無力,旗幟歪倒。形容軍隊士氣不振。
擺弄這孩子就喜歡~積木。
1.形容事物鼓蕩激動,氣勢很盛。
2.鼓足怒氣。
1.鼓和拍板。泛指樂器。
1.拉風箱。排,鼓風吹火的工具。
1.鼓與盤。
2.彈盤以為節拍。
1.鼓槌。
1.擊鼓和樹旗。
語出《莊子·至樂》莊子喪妻,朋友來吊,只見他正撒腿坐地,敲著瓦盆而歌◇以鼓盆之戚”指喪妻。
1.謂喪妻之痛。
1.形容凸起或脹大的樣子。
大鼓和小鼓。古代軍中用來發號進攻。借指軍事邊城鼓鼙動地來|萬里辭家事鼓鼙。 【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軍中用來發號進攻。借指軍事邊城鼓鼙動地來|萬里辭家事鼓鼙。
1.鼓和旗。古代軍中用以指揮戰斗的工具。
1.同"旗鼓相當"。
1.見"鼓鬵"。
1.鼓起氣勢;鼓舞士氣。
1.謂普遍鼓動推行。
1.謂擊鼓開篋,古時入學的一種儀式。
2.借指負篋求學。
3.借指經業﹑學術等。
1.彈琴。
1.鼓樂聲。
2.擊奏鼓樂。
1.鼓動勸說。
1.鼓動胡須。
1.擾動。
1.古樂官名。
2.古代鼓國的人。
1.蕩滌,滋潤。語本《易.系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1.魚類鼓動兩鰓。
2.借指游魚。
1.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