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祔祭﹐配享。附﹐通"祔"。
1.規定的數量或范圍。
1.高貌。
1.唐時回紇的高級貴族。
中國唯一屬北冰洋流域的河流,新疆唯一外流河。源于阿爾泰山南坡,經新疆北部,流入哈薩克斯坦,在俄羅斯境內和鄂畢河匯合。全長2969千米。
1.指駙馬。清制,對公主﹑格格配偶的稱號。固倫公主(皇后的女兒)丈夫稱固倫額駙。其下又有郡主額駙﹑鄉君額駙等。
1.額定的賦稅。
1.六朝婦女施于額上的黃色涂飾。唐時仍有。其制起于漢時。
1.匾額和名錄。
額的兩旁。
1.即額角。
1.謂放寬定額。
1.指額定款項。
1.藏物的家具。兼作幾桌用。
1.指前額。
1.額頭。
瓦剌(wǎlà)在清代的稱呼。
1.清時驛局核定數量的馬匹。
1.指前額。
1.題寫在匾額上的名稱。
1.見"額手稱慶"。
1.猶缺額。謂規定數額的未足額數。
1.指額頭。
1.額定的賞金。
1.定員的設置。
1.《宋史.司馬光傳》"帝崩,赴闕臨,衛士望見,皆以手加額曰'此司馬相公也。'"后因以"額手"謂以雙手合掌加額,表示敬意或慶幸。
以手加額,表示慶幸。
1.同"額手稱慶"。
1.見"額手稱慶"。
1.見"額手稱慶"。
規定的數目;定額。
1.匾額上的題字。
額芒俚耐ǔ啤
超出規定的數量或范圍~負擔 ㄧ~開支。
1.謂超凡得道的人。指出家人。
1.明清時為各部司員的低級官吏。一般由沒有考中庶吉士的進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賞賜。
1.規定數量的限制。
1.額滿。指定額之外。
1.規定(應征)的銀錢。
1.薄冊所載的額定數目。
1.指應征稅賦數。
1.指在一定時間內定額支出的錢糧。
1.即念珠。佛珠有定數,故稱。
1.指古代女子華貴艷美的面妝。語本《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宋書》"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華,拂之不去?;屎罅糁W院笥忻坊▕y,后人多效之。"
1.無頂的頭巾。一般婦女用以扎頭。
2.定例。指一定的標準。
1.不安定,使人困厄。
1.見"呼爾蹴爾"。
1.呼叫以報曉。
1.形容時間的短促。
1.《論語.衛靈公》﹕"﹝孔子﹞在陳絶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后因以"厄陳"為遭受困厄的典故。
南美洲西北部國家。臨太平洋。北有赤道穿越,國名意即赤道國”。面積2836萬平方千米。人口1150萬(1995年)。首都基多。安第斯山縱貫中部,東、西部為平原。熱帶氣候。石油工業是經濟命脈。世界最大的香蕉出口國。蝦養殖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