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銳角的斜邊和對邊的比,叫做該銳角的馀割。用csc(角)表示。參見"三角函數"。
1.見"口辯"。
1.亦作"口辨"。
2.能言善辯之才。
3.口才好;巧言善辯。
4.指爭辯。
1.以口為兵器。比喻言語傷害人。
1.謂好用挑剔﹑指摘的言辭。
1.謂賣物者不說兩種價錢。
1.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樣。
1.情急時說話不能選用恰當的言詞。亦指說話隨便。
說話的才能有~ㄧ他~好,說起故事來有聲有色。
1.口才。
1.亦作"口彩"。
2.吉利的話。
1.口誦之經藏。
1.戶口冊子。
1.見"口敕"。
1.謂能言善辯。
1.見"口棧"。
1.形容口快。說話隨便,不能保密。
1.口頭陳說。
1.猶牙磣。食物中夾著沙子雜質,嚼起來口不舒服。比喻說話時感到不自在﹑羞慚。
口頭上說~支持我,背地里卻在拆我的臺。
1.允諾;保證。
2.承認;招供。
①說話的發音;說話的本領~清楚(咬字兒正確)ㄧ~伶俐(說話流暢)。②指馬、驢、騾等的年齡。
1.見"口敕"。
1.亦作"口勑"。亦作"口勅"。
2.口宣詔敕。
3.帝王口頭的詔令。
嘴里發出難聞的氣味。引起這種癥狀的主要原因是齲齒、齒槽化膿、慢性口炎、消化不良等。
1.嘴。
1.見"口壅若川"。
口炎、口角炎等的統稱。
1.口供。
1.言辭。
1.口頭傳告。
1.謂夸口。
1.嘴說不出話,眼發直。形容很吃驚的樣子。
1.見"口呆目瞪"。
1.謂說話難聽。
1.用形似口袋的包圍圈聚殲敵軍的戰術。
1.類似口袋的包圍陣勢。
〈方〉‘口輕’謾
1.說話的道德。謂不出口傷人。
1.口哨。
2.即哨子。
1.指語氣,口氣。
2.指論調。
1.隨口應對;口頭回答。
1.多嘴。
1.謂接受傳聞。
1.口說耳聽,遞相傳授。
1.語本《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謂只是耳聽口說的學習◇用以指道聽途說的膚淺之學。
1.用語言譴責,聲討。
1.謂口沫橫飛,眼睛發紅。形容人情緒激動,聲色俱厲的神態。
1.猶辭費。謂多無謂的空話。
1.唐代按人口授田。每口人所受者,皆包含永業田二十畝,其余為口分田。如男丁受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八十畝為口分田。
口服1口頭上表示信服~心不服。 口服2 [kǒufú]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