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遺逸"。
1.原為戰國時貴族供門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客有上﹑中﹑下之分,舍也分傳舍﹑幸舍﹑代舍◇亦泛指招待賓客之所。
1.表示非常慶幸或幸運。
2.書信中習用語。有表示殷切希望之意。
1.謂僥幸偷生。
1.幸運的事情。
1.帝王寵幸的宦官。
1.本是;正是。
1.指因帝王寵幸而授官的人。
1.古謂帝王對人寵愛。
1.謂皇帝親臨聽講。
1.貼身的童仆。
1.謂僥幸獲益的途徑。
1.猶幸免。
1.猶希望。帶祈求語氣或表示客氣。
2.謂非分之想,僥幸之心。
1.指覬覦官職的人。
1.幸好,幸虧。
1.僥幸之心,非分之想。
1.謂僥幸得福。
1.賜允,允許。
1.皇帝巡幸學校。
1.謂帝王與宴。
1.猶干謁,干求。
1.本有;正有。
1.指帝王巡游時駐蹕。
2.指曾與帝王同房。
1.希望。
1.好運氣;出乎意料的好機會。
2.幸福,稱心如意。
1.因別人遭災而高興。
1.僥幸得到。
1.形容得意高興的樣子。
1.本自,原來。
1.相親相愛。
2.雌雄性之間的愛戀。
3.特指人類的兩性相愛。
1.雌雄兩性的區別;男女兩性的區別。
1.稟性,本性。
1.舊稱"花柳病"。男女性器官患梅毒﹑淋病﹑軟性下疳等疾病的統稱。主要由性交傳染。
1.泛指心性領域。
1.脾氣大,性情急躁。
1.稟性。
2.人性與天道。
1.稟性;性情。
1.猶心竅。
1.性情度量;性情氣度。
1.戰國時荀子的觀點之一。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必須以禮義刑罰治之,才能使之改惡從善。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立,也是一種先驗的人性論。
1.性子,脾氣。
1.脾氣發作。
1.猶天性,本性。
2.性命。
3.猶情分。
1.謂富有性的誘惑力。
1.猶性大。
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個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現個別差異。具有復雜的結構,大體包括(1)對現實和自己的態度的特征,如誠實或虛偽、謙遜或驕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斷或優柔寡斷等。(3)情緒特征,如熱情或冷漠、開朗或抑郁等。(4)情緒的理智特征。如思維敏捷、深刻、邏輯性強或思維遲緩、淺薄、沒有邏輯性等。
1.猶根性。
1.佛教語。指真如之理性深廣如海。
1.猶性情。
1.佛教語。謂遍布于一切物質現象的火性。與具體的"事火"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