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轉移恩愛之情。
1.羊群中領頭的羊。
1.頭上發癢卻抓腳跟。比喻抓不到問題的關鍵,于事無補。
1.見"頭由"。
1.指春天采摘的第一批嫩桑葉。
1.唯一,只有一個。
1.古代稱小孩和少數民族的帽子。
1.衙役中的為首者。
1.指駐有軍事指揮部的軍營。
1.蹤影,蹤跡。
1.方言。第一次所施的肥料。
1.抹頭發的油質化妝品。
1.指遼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時,最初捕獲的大魚。
2.指胖頭魚。
1.遼代歷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捕獲第一條魚后舉行的宴會。
1.頭腦暈眩。
1.頭腦暈亂,眼睛昏花。
1.用絲結成的網狀頭巾。用來攏住頭發。
用短毫針在頭皮的特定刺激區密集針刺以治療疾病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療腦源性疾患所引起的肢體癱瘓、麻木、感覺異常以及共濟失調、舞蹈震顫、失明、失語等。也可治療內臟疼痛、皮膚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
1.猶言第一仗。
2.指處于隊伍最前端的人。常指作戰的先頭部隊。
1.方言。猶對頭,稱心。
1.頭頂上。
1.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后不協調,不勻稱;失去平衡。
1.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而感到頭腦發脹,腳下無力,身體失去平衡。
2.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后不協調,不均稱,失去平衡。
1.花序的一種?;ㄝS很短,頂端擴大,呈扁平的盤狀或球形,上面生許多沒有花梗的花。如菊﹑向日葵的花序。
1.頭和腳。比喻根據。
2.軟體動物頭足綱如章魚﹑烏賊﹑鸚鵡螺等環生頭部四周的腕。
1.謂被斬。
1.見"頭足異處"。
1.謂以豬頭及四蹄祭神祈福。
1.自行前往司法機關或公安機關報告作案情況聽候處理。
1.投身下拜。指投降或歸附。
1.喻棄官。版,即笏。
1.報答。語本《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2.前往報告;報告。
前往依靠別人。也指投奔的人或地方投奔親戚|入河東投奔劉大王|你們下關東,有投奔嗎?
1.謂棄文而就他業。多指棄文就武。
《后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家貧,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投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怎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后以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
1.扔掉馬鞭。借謂下馬。
2.見"投鞭斷流"。
《晉書·苻堅載記》載前秦苻堅進攻東晉時,曾驕傲地說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后因以投鞭斷流”形容人馬多,兵力強。
招標”的對稱。投標人根據招標文件規定的條件和要求,開列估價清單并填就投標書遞交招標人的行為。參見招標”(420頁)。
1.向人投擲兵刃。謂誅殺。
2.放下武器。
1.舉步;落腳。
1.猶抽簽。
2.棄鞭。
3.投杖,棄杖。
1.進讒。
1.謂新建廠礦投入生產。
1.投獻誠心。
2.歸附,歸順。
1.見"投奔"。
1.投靠權勢人家充當奴仆以得到庇護。
2.投往充當。
1.亦作"投霓"。
2.謂天降虹霓,示天下將亂。
1.投棄符信。借指棄官,辭職。
1.猶投鞭。
1.指詳敘訴訟事由的狀子。
1.投遞名帖。
2.留下名帖。表示解職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