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仰八叉"。
1.見"慢條斯理"。
形容不慌不忙,慢吞吞的樣子明天去也來得及”,他慢條斯理地說。
1.見"慢條斯理"。
1.緩慢的樣子。
1.怠忽遺忘。
1.輕慢違背。
1.亦作"慢?"。
2.輕慢侮辱。
1.節奏舒緩﹑輕盈的舞蹈。
1.謂待人接物時態度傲慢不遜。
1.輕慢戲謔。
1.輕侮。
1.猶輕浮。
1.輕侮,輕慢。
1.輕慢之心;不經心。
1.怠忽的行為。
1.猶耐心,能忍耐的性情。
2.辦事緩慢的性情。
1.謂感情上受不了。
2.情面上過不去。
1.提出疑問﹔請教。
2.民歌體裁的一種。有如謎語﹐兩人合唱﹐以一問一答形式出現。如﹕(問)啥人數得清天上星?啥人數得清鱖魚鱗?(答)太白金星數得清天上星﹐姜太公數得清鱖魚鱗。我國東南各省如江蘇﹑廣東等地民間都很流行。
1.謂心里為難。
1.比喻使人心緒不寧﹑憂慮重重的言行。
1.舊說天上星宿主人間禍福﹐凡主災難者稱"難星"。借指災禍。
1.不易做到。
2.行走困難﹔不易前進。
3.佛教語。猶苦行。修行時身心所受的磨煉。
1.猶賢兄。
1.神話中的野獸名。
1.不容易說﹔說不清楚。
1.難于說出口的隱情。
1.猶質疑。
1.不能﹔不易。
1.情面上過不去。
1.不易理解的義理。
1.艱難與容易。
2.偏指艱難。
3.偏指容易。
1.見"難蔭"。
1.清制﹐因公殉職的文武官員﹐不論爵秩﹐例得有一子入國子監讀書﹐謂之"難蔭生"。
1.一同蒙難的人。
1.見"難于"。
1.詰難。
1.驅逐鬼疫。
1.謂事變莫測。
1.不能遏止。
1.見"難拚"。
1.方言⊥尚。
1.象聲詞。低語聲。
2.象聲詞。讀書聲。
3.象聲詞。鳥啼聲。
1.見"喃喃篤篤"。
1.形容絮叨不絕。
1.迕逆,抵觸。
1.亦作"楠瘤"。
2.楠木的癭瘤。俗稱楠木疙瘩。
1.見"楠榴"。
1.楠樹。
2.指楠樹的木材。
在浙江省永嘉縣北部。為甌江的最大支流,長145千米。兩岸高山奇秀,多峽谷急流,斷崖飛瀑。有三十六灣、七十二灘、大若巖、陶公洞、百丈瀑、十二峰、獅子巖等勝景及望兄亭、送弟閣、狀元府等古建筑。景色佳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即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