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拍擊其股。用為歌曲節奏。亦以表示贊嘆或惋惜。
1.改變事物原來的狀態或面貌。
1.猶補救。
1.移動座位。
1.謂另行增加民眾。
1.謂枝葉凋敗。比喻人品蛻變。
①改變自己原來說話的內容或語氣他發覺自己說錯了,于是連忙~。②改變稱呼叫慣了姐姐,如今要~叫嫂子,真有點別扭。
1.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
1.更改正朔。
1.見"改勵"。
1.亦作"改厲"。
2.改過自勉。
①去掉事物的個別缺點,使更適合要求~土壤 ㄧ~品種。②改善。
1.奉行改良主義的政治派別。
反對從根本上推翻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主張在原有社會制度的基礎上加以改善的思想。
1.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變事物的內容或事情的性質。
1.改變路徑。比喻變更方針和辦法。
1.改變法規。
2.改變音律。
1.改訂盟約。
1.涂改。
2.改變;變更。
1.猶言刮目相看。
1.改換年號。
法院更改原來所做的判決。
改變預定的日期會議~舉行。
改天~登門拜訪。
1.改建。
①改變原有的顏色秋末冬初,林木~。②改變神色面不~。
改變原有情況使好一些~生活ㄧ~兩國邦交。
1.指改變鹽官吏的考核辦法。
1.改嫁。適,嫁。
1.另行授予官職。
1.變換朔日。指經過一個月。朔,農歷初一。
2.更改正朔。借指改換朝代。
1.轉變習俗。
指從根本上改造大自然,也比喻巨大變革治山治水,~ㄧ這是一場~的政治斗爭。
比喻只改形式,不變內容(貶義)。
1.改變計劃。
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種政治措施。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廢土司制度,設貴州布政使司,下置八府。清代中央政府在云、貴、川等省大力實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隨時調換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轄地方的措施,即改土歸流,使原土司地區的地方行政與內地趨于一致。
1.另制;重造。
2.改成。
3.改換;變動。為,通"訛"。
1.改變前朝的文物制度。多指改正朔﹑易服色◇因以指改朝換代。
1.見"改寤"。
1.亦作"改悟"。
2.醒悟改過。
1.改換座席。對客人表示尊敬的舉動。
琴聲不和諧,換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1.猶改弦更張。
改換琴弦,變更行車道路。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
1.見"改弦易轍"。
改變公共交通、電話等的線路。
1.刪改。
不再做壞事,走上正路。
①修改論文在吸收別人意見的基礎上,~了一次。②根據原著重寫把這篇小說~成劇本。
放棄原來的行業,從事新的行業張大夫已經~當老師了。
1.見"改行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