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培養干部的學校。1941年由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干部學邢并成立,校址在延安。1943年后自然科學院、魯迅藝術學院、行政學院等并入。1949年遷西安,改名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現在的延安大學重建于1958年,設中文、政治教育、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等系。
1.盟誓的信約。
1.猶盟詛。
1.指結拜姐妹中年長者。
1.結盟立誓。
2.對神立誓詛咒。
1.昏暗不明。
1.昏亂。
1.昏暗貌。
1.昏暗。
1.謂天色昏暗。
1.指迷蒙的霧氣。
1.屋梁。
2.喻重臣。
1.屋宇相連貌。
2.象聲詞。
1.懵懂,半睡半醒的樣子。
1.昏昧;糊涂。
1.愚鈍,不懂事。
1.亦作"瞢暗"。
2.謂晝夜未分,混沌不明的樣子。
1.見"瞢闇"。
1.糊涂。亦指糊涂的人。
1.形容老眼昏花。
1.糊涂;無知。
2.隱晦。
1.亦作"矒矒"。
2.昏昧;糊涂。
1.懵懂;糊里糊涂的樣子。
1.猶瞢騰。
1.形容模凝糊,神志不清。
1.昏亂;頭昏眼花。
1.糊涂固執。
1.存在。
1.昆蟲名。飛虻。中醫用以入藥。
1.箭名。晉潘岳《閑居賦》"炮石雷駭,激矢蝱飛。"李善注本《文選.潘岳》作"?飛"。一說箭去如虻蟲之飛。參閱六臣注本《文選.潘岳》張銑注。
1.蚊虻之類。
1.小蟲名。
1.虻蟲和蒼蠅。
1.鄳阸。
1.見"鄳阸"。
1.傳說舜時以巾蒙首作為墨刑的象征,以示仁厚。
1.茂盛貌。
1.凝不明貌。
1.昏暗凝。
1.凝不明貌。
1.猶曈曚。
1.日出之先與日落之后,距地平線十八度內之亮光,謂之"曚影"。
1.猶欺瞞。
2.遮掩。
1.蒙混冒充。
1.蒙混抵充。
1.眼睛失明。
2.指樂官。
1.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
1.指愚昧狡詐的人。
①凝不清月色朦朧|暮色朦朧|朦朧的往事。②神志迷糊的樣子醉眼朦朧|意識朦朧。
1.迷糊貌。
2.愚昧無知。
3.隱瞞真情以圖蒙混欺騙;欺騙。
1.形容似醒非醒﹐眼睛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