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偃豬"。
多在環境訴訟中采用的一種法律制度。原告(污染受害者)在損害賠償訴訟中只須列舉損害事實,若被告否認有污染行為和桅后果,則須提出關于此損害不應由其承擔責任的全部證據。能有效地保護環境和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被提起訴訟的一方當事人。享有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其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被指控有罪,但他是否確實有罪,尚待司法機關審理后作出結論,因此不能把被告人和罪犯等同起來。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稱為被告,他和原告誰是誰非,也要待司法機關審理后才能確定。
1.遭殺害。
2.遭受災害。
指刑事、民事案件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人。
1.遭旱災。
1.穿著粗布短襖。謂處境貧困。
2.用以指不慕榮利,安于貧賤的高人隱士。
1.猶言被褐懷玉。
1.身穿粗布衣服,懷中藏著寶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1.遭火災。
1.遭到禍殃。亦指喪生。
2.泛指遭禍患。
1.猶被病。
1.猶言被堅執銳。
1.漢馬援年六十二,請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許。"援自請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事見《后漢書.馬援傳》◇因以"被甲據鞍"形容武將年雖老而壯志不減。
1.見"被甲持兵"。
1.見"被甲持兵"。
1.見"被堅執鋭"。
1.借用。
1.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1.謂對人對事的分寸。
1.披巾。
1.服用的器物。
1.鋪蓋卷。
1.堆疊起的被子。
1.分散貌。《楚辭.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進兮,妒被離而鄣之。"洪興祖補注"被,讀曰披。《反離騷》曰'亡春風之被離。'"劉永濟曰"離披﹑被離,皆分散貌。"見《屈賦釋詞》卷中。一說眾盛貌。朱熹集注"被離,眾盛貌。"
(~兒)睡覺時被子貼身的一面。
1.分散貌。
1.古代徒兵的一種披在甲外的練袍。亦借指披練袍的徒兵。《左傳.襄公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杜預注"組甲﹑被練,皆戰備也……被練,練袍。"孔穎達疏"被是被覆衣著之名,故以為練袍,被于身上。"一說,被練即是由熟絲穿綴甲片而成的甲衣。亦指穿這種甲衣的徒卒。楊伯峻注"賈逵則以為'以帛綴甲,步卒服之'。考之《呂氏春秋.去尤篇》'邾之故法,為甲裳以帛。'……由此觀之,賈說有據。練是煮熟之生絲,柔軟潔白,用以穿甲片成甲衣。"
1.放置被物的竹箱。
1.舊時適用于床褥間的一種取暖爐。
1.謂配樂。
1.指欣訟時的被告。
1.布滿。
1.指有角的走獸。
1.覆蓋。
2.引申為普及。
(~兒)睡覺時被子不貼身的一面。
1.謂負著罪犯的名義。
2.奉命;受命。
①因災禍或重大變故而喪失生命飛機失事,乘客全部~。②遭受災難~的老百姓正在搶運東西。
1.被子。
1.舊說,人秉五行而生,五行有色,故人亦受色。
1.謂山勢起伏,黃河如帶。形容地勢險固。
1.猶被律。
1.受到施予。
1.綴在被子邊緣的絲條。古人用作識別被子上下頭的標記,故稱。
1.遭拘捕。
1.接受。
1.遭水災。
1.鋪襯在被面與被里之間,加強保暖作用的柔軟豐厚的一層。多用棉絮﹑絲綿等制成。
①外出時裝被褥的長方形布袋,一面的中間開口。②為了拆洗的方便,把被里和被面縫成袋狀,叫被套。③棉被的胎絲綿~。
1.被子的別稱。
1.為睡覺疊成的長筒形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