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時錢幣名。
1.同"若涉淵水"。
1.比喻處境艱險。
1.此時,現在。
2.那時,當時。
1.假使,假如,如果。
1.猶其人。語出《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經乎太陰,入乎玄闕,至于蒙谷之上,見一士焉……盧敖與之語曰'……子殆可與敖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然子處矣,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后因以"若士"代仙人。
1.溫順而善良。
1.古水名。即今雅礱江。其與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時亦稱若水。
1.如此。
1.香草名。
1.怎樣;怎樣的。
2.怎堪。
3.怎能。
4.倘若。
1.匈奴語"孝"的意思。
1.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態度鎮靜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1.見"若下酒"。
1.酒名。
1.見"若耶"。
1.猶許多,或那么多。
1.亦作"若邪"。
2.山名。在浙江省紹興市南。又溪名。出若耶山,北流入運河。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跡,相傳西施浣紗于此,故一名浣紗溪。
1.溪名。出浙江省紹興市若耶山,北流入運河。相傳為西施浣紗之所。
1.形容事物不清晰。
1.古代神話中若木的花。
2.杜若的花。《楚辭.九歌.云中君》"浴蘭湯兮之木芳,華采衣兮若英。"王逸注"衣五采華衣,飾以杜若之英。"一說,言衣華采繁麗如花也。參閱清王夫之《楚辭通釋》。
1.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
1.好像丟掉了什么東西似的。形容迷惘的神情。
1.好像在思考什么的樣子。
1.或者。
1.怎么辦。
2.怎么,為什么。
1.汝輩;你們。
1.謂中央權力削弱而地方勢力強大。
1.幼年時不愛嬉戲。
1.弱得經受不起風吹。喻嬌弱。語本唐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亂波紛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風。"
1.形容人瘦弱得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語本《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1.輕盈的腳步。
1.才能平庸低下。
1.幼年。
1.少年;年少。
1.薄翅。
1.削弱敵人。
1.幼弟。
2.為弟對兄自稱。
1.見"弱蕂"。
1.不足之處。
電工領域中屬于電信的一部分。功率小、電流小、頻率高。主要用于傳播信號、進行信息交換等部門。與強電的關系日趨密切,如在電氣控制方面用繼電器控制信號時,主回路采用強電,控制回路采用弱電。
1.謂陽痿。
2.舊時指大家族中人少勢弱的房份。
1.古代醫學中對東南風的別稱。
1.軟弓;彈射力差的弓。
1.勢孤力弱。
1.骨柔軟。喻不爭競,不露鋒芒。
2.柔細的骨骼。
3.伶仃瘦骨。
1.削弱和孤立。
1.古時以男子二十歲為成人,初加冠,因體猶未壯,故稱弱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孔穎達疏"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后遂稱男子二十歲或二十幾歲的年齡為弱冠。
1.指毛筆。
1.指毛筆。
1.指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