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春秋魏師經鼓琴,魏文侯起舞,賦曰"使我言而無見違。"師經援琴而撞文侯,文侯欲烹之,師經曰"昔堯舜之為君也,惟恐言而人不違。桀紂之為君也,惟恐言而人違之。吾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悟,懸琴于城門以為鑒戒。見漢劉向《說苑.君道》◇以"懸琴"為旌表忠直之典。
1.即育嬰堂。
1.活潑自如貌。
2.生長茂盛貌。
1.懷胎足月以至分娩。
1.用人工方法選育動﹑植物的新品種。對于優生常有決定作用。
1.帝王貴族的長子。
1.形容草木茂盛。
1.云氣濃盛貌。
1.幽暗不明。
1.見"郁燠"。
1.阻塞不通。
1.猶郁閉。
1.隱曲不暢貌。
1.郁結壅塞。
2.形容氣勢旺盛或充滿生機。
3.茂盛,繁盛。
4.形容回旋貌。
1.猶郁勃。旺盛貌。
1.見"郁郁蒼蒼"。
1.謂郁勃增長。
1.郁悶惆悵。
1.香酒。用鬯酒調和郁金之汁而成,古代用于祭祀或待賓。
2.郁積和暢達。鬯,暢。
1.憂慮不安的樣子。
1.見"郁郁蔥蔥"。
1.濃密深邃貌。
1.謂憂思積聚。
1.猶郁橈。形容盤結皺折。
1.蒼翠,濃綠。
1.濃盛暢達。
1.《太平御覽》卷六九"《山海經》曰'郁洲一曰都洲,在海中﹐'郭璞注曰'即東海郁洲山也。傳此洲自倉梧徙來,上有南方物。'"今本《山海經.海內東經》文及郭璞注略異◇稱郁洲山為"郁島",傳說是能移動的仙山。
1.郁抑憂傷。
1.謂因某種物質蘊積而產生侵蝕作用。
1.僧侶法衣中的上衣。禮誦﹑聽講﹑說戒時穿。
1.巍峨高峻貌。
1.亦作"郁遏"。
2.猶郁滯。
3.謂受壓抑,遏止。
1.見"郁閼"。
1.積阻,不流通。
1.亦作"郁氛"。
2.云氣濃盛貌。
3.指花氣濃盛貌。
1.濃烈的香氣。
1.見"郁紛"。
1.憤懣。
1.猶郁勃。盛貌。
1.香氣濃盛貌。
1.亦作"郁"。
2.山勢高險貌。一說形容山氣暗昧。
1.猶郁悒。愁悶不舒暢。
1.香氣濃厚。
1.指氣血郁結于胸膈的病癥。
1.見"郁孤臺"。
1.古臺名。在江西贛州市西南賀蘭山頂。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唐贛州郡守李勉登臨北望﹐因改名望闕﹐宋曾憊增筑二臺﹐南為郁孤,北為望闕。
1.謂用郁鬯酒灌地。古代一種祭祀儀式。
1.謂因濕熱郁積而變黑。
1.古代傳說中的太陽神。
1.幽暗不明。
1.謂憂郁憤懣積聚于心。
2.蓄積,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