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半掩。
1.聽到空襲警報而迅速躲避。
1.謂縱然一時躲掉,但由于其他無法擺脫的牽累,最后還是無法脫身。
1.見"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1.溜冰,滑冰。
1.滑冰鞋。
也稱龍套”、文堂”。戲曲腳色行當。扮演劇中夫役、隨從等人員。這類腳色常按劇情需要在舞臺上跑動,故稱?,F跑龍套”一詞常用來比喻在他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
1.指舊時洋行中,某些職員在洋人老板和所雇職工之間做上通下達的工作。亦指跑樓的人。
1.跟隨轎子的侍兒。
1.動身。
2.奔走。
3.猶跑街。
4.走路。
1.陜北一種民間傳統舞蹈。少女身系布制驢子,表演騎驢串親的舞蹈動作。
1.騎著馬奔跑。
2.雜技的一種。雜技藝人在奔跑的馬上表演種種技藝。
3.賽馬。
4.用于比賽的馬。
1.賽馬場。
1.走馬燈。一種供玩賞的燈。用紙片剪成人馬的形狀,粘在燈殼里的紙輪上,由火焰推動空氣,使紙剪的人物轉動。
1.語本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后用"跑馬觀花"比喻大略地觀看一下。
1.見"跑馬賣解"。
1.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樓屋。
1.舊時指在奔跑的馬上獻藝。以此賺錢謀生。
1.猶言跑馬占圈。有勢力的富人亦用此法強占農民土地。
1.清代滿族統治階級用強制手段掠奪土地的一種方式。清朝的王爺貴族,騎著馬在荒原上奔跑,跑過的地方便由皇帝賞賜給他們。
1.舊時指在沿海﹑沿江河或鐵路﹑公路沿線的城市或集鎮往來做買賣。
1.外出做生意。
1.為做媒而奔忙。
1.形容忙碌奔走。
1.一部電影拷貝在幾個場所錯開時間放映,每放完一本或數本,就由專人把這些拷貝從甲處送往乙處放映,叫跑片。
1.方言。在野地里跑。意指打獵。
1.方言。嫖妓。
1.方言。謂得勢,走運。
1.漏氣。
1.方言。把牲畜放到青草地上吃草。也叫放青。
1.戰時,聽到敵人即將行動的消息,事先躲出去。
1.圓形的跑道。
2.繞著圓形的跑道跑。
1.指杭州虎跑泉。泛指清泉。
1.上山,進山。
2.來往于山中做買賣。
1.引發嫌隙;挑起爭端。
1.出發;起程。
2.謂開路。
3.比喻起頭﹑開始。
1.開口說話。
1.開顏。謂發笑。
1.打開察看。
1.開創基業。
1.奏請。
1.謂移動。
1.指郡國封號。
1.披露胸臆。
1.起用。
2.指開始使用機關印信。
1.打開窗戶。
2.啟發誘導。牖,通"誘"。
1.見"啟佑"。
1.亦作"啟右"。亦作"啟佑"。
2.開導佑助。
1.啟發誘導。
1.謂對自己有所啟發。
1.亦作"啟鑰"。
2.開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