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夏代獄名。又名均臺。在今河南省禹縣南。
2.代指牢獄。
1.松與竹材質堅韌,歲寒不凋,因以"松筠之節"比喻堅貞的節操。筠,竹。
1.解開;放開。
2.松散;散開。
1.古代立社樹,祀神主。夏以松為社樹,因以"松龕"代指夏代神主。
1.將咬住的東西放開。
2.不再堅持原來的意見。
1.散漫;渙散。
1.輕松爽快。
1.寬松;放松。
2.謂經濟寬裕。
3.輕松,不緊張。
1.風吹松樹發出的自然聲韻。
1.用松肪或松花釀制的酒。
1.酒名。
1.指松針上的露珠。
1.指松樹。因其枝葉如笠,故稱。
1.松鬣,松針。
1.松木搭的橋。
1.猶松窗。
1.指松針。
1.吳淞江的古稱。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吳江縣東流與黃浦江匯合,出吳淞口入海。
2.吳江縣的別稱。
1.謂花錢出手大方。
1.方言。松果。
1.指墳墓。
1.燒松柴的火爐。
1.見"松江鱸魚"。
1.松花綠。
1.風"松蘿"。
1.亦作"松羅"。
2.即女蘿。地衣門植物。體呈絲狀,直立或懸垂,灰白或灰綠色,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少數生于石上。可入藥,有祛寒退熱的作用。
3.借指山林。
4.茶名。因產于安徽省歙縣松蘿山,故名。
1.女蘿多附生于松樹,故因以比喻夫妻相處和睦融洽。
1.松散垂落。
1.松散,不緊密。
1.松葉的別稱。松葉如針,繁盛如毛,故稱。
1.昆蟲名。成蟲是鱗翅目的蛾子,一般為灰褐色或褐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幼蟲長形,紅褐色,花斑顯著,兩側有許多長毛,吃松針。對森林桅極大。有的地區稱作"松虎"。
1.比喻繁盛﹑生機盎然。
1.《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興盛繁榮。
1.一種健身延年的中成藥。
1.指墨。
2.指制墨原料松煙。
1.松軟鮮美。
2.指松軟美麗。
1.謂以松為門;前植松樹的屋門。
2.指松門山。
3.指松門峽。
1.松脂。
1.山松多油脂,劈成細條,燃以照明,叫"松明"。
1.松枝條點燃的照明火。
1.用松明做成的火把。
1.即松明火把。
1.指墓碑。
1.見"松煙墨"。
東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蝕和沖積而成。沉積層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慶油田≮土分布廣,土壤肥沃。中國商品糧基地。
1.謂心緒閑散無聊。
1.即松蘿。
1.舊時京師祭歲以松枝燎院的習俗。
1.用松樹枝葉搭的棚舍。
2.蓬亂貌。
1.蓬松貌。
1.松樹皮。古時經制作,可為菜,亦可入藥。金朱弁有《北人以松皮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餉一醒因飯素授廚人與園蔬雜進珍美可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