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恐嚇威脅。
1.通于神靈。形容本領極大﹑才能非凡。
1.通達圣明。
1.見"通移"。
在海南省海南島南部。1986年設市。人口101萬(1995年)。位于五指山區的阿陀嶺下,是海南島中部的重要城市。南民族學院設此。
1.孔公蘗的別名。
1.猶順時。
1.同"通權達變"。
1.謂了解客觀形勢。
1.同"通權達變"。
1.學識淵博的人。
2.學識淵博。
3.指廣博的知識。
通述古今的史書。如司馬遷的《史記》等。對國家、地區以至全世界的歷史進行古今貫通著述的著作,也屬通史。
1.互派使者。
2.舊指翻譯人員。
1.通達事理的人。
1.猶通商。
1.表示同一類化合物分子組成的公式。
2.通常的樣式。
1.交際往來之事。
2.通報傳達。
3.官名。掌管呈遞奏章﹑傳達皇帝旨意等事。
4.舊指翻譯人員。
1.官名。清置。掌翻譯等事。
1.官名。掌詔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1.眸子明而不正。《釋名.釋疾病》"眸子明而不正曰通視,言視通達目匡一方也。"一說,為瞋視貌。王先謙疏證補引王啟原曰"通視祗能旁達。《說文》'吳楚謂瞋目顧視曰眮。'顧視則亦旁達,蓋字本為眮,然非疾病之容。"
2.天神名。
3.猶遍視;通覽。
4.指能見度。
1.統一考試。
1.互易妻室。
1.疏通解釋。
1.官名。隋開皇時設置,佐理郡務,職位略低于太守。清代稱通判為"通守"。亦指任通守之職。
1.從開始到結尾。猶言原原本本。
①互通書信與余通書|通書問于故舊。②歷書看通書選個吉日。
1.謂通詩書,懂禮儀。
1.亦作"通痚"。亦作"通踈"。
2.通情達理,灑脫爽朗。
1.見"通疏"。
1.通曉熟練。
1.兼署,代理。
2.共同辦公。
1.猶通旦。
1.共同的法則。
1.豁達寬厚。
1.總計。
1.豁達爽朗。
1.疏通水道。
2.引水系統開始供水。
3.謂做內應,通敵。
1.文章沒有邏輯或語法上的毛病。
1.通達的言論。
2.普遍的說法。
1.某些少數民族地區稱譯員或譯員兼向導。
1.猶私通。
1.猶通腳。
1.共同祭祀。
淺顯易懂,適合大眾通俗讀物|你說得通俗一點,大伙兒好懂。
1.指專供文化水平較低的成年人閱讀的圖書報刊。一般使用一定數量的常用字,或加注音﹑注釋,并附有插圖。
1.除了歷史上的民間文學以外,還包括現實創作的通俗化﹑大眾化,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以滿足一般讀者消遣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文學作品。又稱大眾文學﹑俗文學。與嚴肅文學﹑雅文學相對而言。
1.猶申訴。
1.整夜,通宵。
1.見"通算"。
1.亦作"通筭"。
2.猶總計。
1.平常的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