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懈惰"。
魯”與魚”、亥”與c032!鋇淖文字形相近,容易引起抄寫錯誤。因用以指書籍傳寫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1."魯"和"魚"﹑"陶"和"陰"字形相近易混。指傳抄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1.宋時蜀人用以稱中原語音。
2.指《論語》。
1.指孔子。
1.即欹器。
1.粗放,質樸。
1.典出《后漢書.魯恭傳》"﹝魯恭﹞拜中牟令。恭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后以"魯雉"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猶如魯恭化及田雉。
1.指孔子。
1.質樸粗疏。
1.鋤名。
1.果名。波羅蜜的一種。
1.蒙以皮甲的高大車輪。
1.船上用以承櫓的部位。
1.大盾。
1.方言。手槍。
1.即"硇砂"。
1.傳說中的神獸名。
1.古地名。在今江蘇吳縣西南。
2.復姓。東漢有甪里若叔。見《續通志.氏族八》。
1.漢初隱士。商山四皓之一。《漢書.張良傳》"顧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唐顏師古注"四人,謂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所謂商山四皓也。"明胡侍《真珠船.古人名字人少知者》"甪里先生姓周,名術,字元道。"按,《史記.留侯世家》唐司馬貞索隱作"角里先生"。
1.路標。
1.猶陸軍。
1.即六博。古代的一種博戲。共十二棋﹐六黑六白﹐兩人相博﹐每人六棋。
1.陸地出產之物品。
1.從陸路抄掠。
也作陸沈”。①比喻隱居或埋沒不為人知陸沉于俗,避世金馬門|豈有吾子終陸沉。②比喻國土淪喪莽莽神州嘆陸沉。③比喻昏聵愚昧。
1.陸路。
1.南朝梁任昿《述異記》卷上﹕"越中有王氏之橘園……吳中有陸家白蓮﹐顧家斑竹。"后因以"陸池蓮"泛指蓮花。
1.陸路運輸。
1.居處陸上。
1.猶今北方之旱船﹐南方之蕩湖船。供游樂之用。
1.駐扎于陸上。
1.指漢陸賈。賈為太中大夫﹐故稱。
1.陸上的道路。
1.種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強。也叫旱稻﹑旱禾。
地球表面出露于海面以上的部分。按面積大小分別稱為大陸和島嶼。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島嶼是格棱蘭島。
1.指蓮花燈。
1.指隱士之類。
1.指陸機之弟陸云。
1.物產富饒之地。
2.南朝梁鍾嶸對晉代文學家陸機有"陸才如海"之贊語。見《詩品》卷上◇因以"陸海"比喻富于文才。
3.借指陸機﹐以喻稱富于文才的人。
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上載陸機和潘岳均是晉代大文學家。陸機的文才如海,潘岳的文才如江◇用陸海潘江”比喻文才杰出的人。
近代民主革命者。廣東香山(今中山)人。1895年與孫中山組織香港興中會機關,參與策劃廣州起義,并繪制青天白日旗為軍旗。事敗被捕遇害。
1.古地名。也稱瓜州﹐原指今甘肅敦煌一帶。春秋時秦晉二國使居于其地之"允姓之戎"遷居伊川﹐以陸渾名之『置縣。五代廢。故城在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1.山名。在河南洛陽。
西晉文學家。字士衡,吳郡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和父親均為三國吳名將。與弟陸云被稱為二陸”。曾任平原內史,后為成都王司馬穎將軍,兵敗被讒殺。與潘岳齊名。有《赴洛道中作》等名篇,又有賦體文論《文賦》。明人輯有《陸平原集》。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后因以"陸機莼"借指家鄉特產。
1.《晉書.陸機傳》﹕"機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寃。"后因以"陸機霧"為蒙冤而死之典。
1.元郭居業《二十四孝》所記孝子事跡之一。
1.謂孝敬父母的禮物。
1.陸機兄弟入洛后﹐住參佐廨中﹐三間瓦屋﹐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
1.《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載孝惠帝時﹐呂太后用事﹐欲王諸呂﹐陸生自度不能爭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越得橐中裝賣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為生產◇因以"陸賈分金"謂休官后平分家產與子孫以為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