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彩交錯。
1.古代故事。其事不見史載﹐元雜劇中所及﹐以《臨潼斗寶》較為完整。內容為春秋時秦穆公設謀邀請十七國諸侯至臨潼赴會﹐各出傳國之寶比斗﹐楚伍子胥在會上舉鼎示威﹐制服秦穆公◇因用以借指夸富斗奢﹑爭強賭勝的行為。
1.猶制約。
1.落到頭上。多指不幸的事情或禍患。
2.猶當頭。
3.猶臨了﹐到頭。
1.在行途中。
1.本為即將上路﹐借指離開人世。
1.摹拓。
1.到最后;臨了。
1.謂登高遠望。
1.謂人病重將死。
2.面臨危難。
1.見"臨危不懼"。
1.見"臨難不茍"。
1.謂遇到危難毫不顧惜生命。
1.面對危難毫不懼怕。
1.臨危不屈。形容英勇堅貞。
1.謂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面對危難時勇于獻身。語出《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擊。
1.面臨危難時緊急應變。
1.謂遇到危難肯豁出生命。語本《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1.臨完﹐臨了。
1.撰寫或研讀﹑抄錄文辭。
1.謂作文時﹐不須避諱。
1.臨視慰問。常指帝王親自或派人慰問﹑諮詢。
1.從高望下。
2.指治理下屬。
1.親臨祭典。
2.親以酒食犒勞。
1.摹寫。
1.將受死刑之時。
1.臨將出發之時。
1.三國吳宮門名。
1.憑臨虛空。
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榡﹐如車之軒﹐故稱。
2.在窗前。軒﹐窗檻。
1.皇帝親試貢士之稱。
1.面對自己的壙穴。語出《詩.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
2.指面對(別人的)墓穴。有哭悼逝者之意。
1.謂親臨審訊。
1.喻臨危時能及時悔悟回頭。
1.喻臨到危險不能及時回頭。
1.猶臨筆。常用于書信。
1.親臨辟雍。雍﹐指辟雍﹐本為西周天子所設大學﹐歷代皆有﹐亦常為祭祀之所。
1.指天子統治宇內。
1.謂君臨天下﹐治理國政。
2.謂皇帝坐朝或臨幸至某地。
1.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采取措施。
1.謂懷孕足月﹐已達產期。
1.謂親臨察看。
1.督戰﹐參戰。
2.臨到作戰。
1.本謂天日之照耀。多喻指君王的儀范或恩德。
1.亦作"臨陳"。
2.謂身臨戰陣。
1.到了陣前才磨槍。喻事到臨頭﹐方作準備。
1.臨作戰時逃跑。亦喻事到臨頭畏縮逃避。
1.親理政務。
1.指診斷和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