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校事。
1.龍宮。借指大海。
1.巨浪。相傳為蛟所興﹐故稱。
1.蛟龍得到了水﹐就能興云作霧﹐騰躍太空。《管子.形勢》"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為◇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
2.比喻解除困厄。
1.比喻大聲吟嘯。
1.比喻英雄失去憑借。
1.比喻英雄失去憑借﹐將無所作為。
1.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1.鑄有蛟龍圖案的香爐。
1.謂連在一起的雙眉。
1.指唐時嶺南所貢的生絲織物。蛟女﹐借指嶺南婦女。蛟﹐通"鮫"。
1.見"蛟虬"。
1.傳說居于海底的人。蛟﹐通"鮫"。
1.蛟身色彩。
1.蛟與蛇。
2.喻字跡。
1.蛟與蜃。亦泛指水族。
1.猶龍宮。亦借指大江大海。
1.洪水。古人以為蛟所發﹐故稱。
1.蛟龍與兕牛。
1.用鯊魚皮制成的劍鞘。蛟﹐通"鮫"。
1.指水中兇猛的鱷類動物。
1.蛟龍的口液。
1.鮫魚皮做的馬肚帶。蛟﹐通"鮫"。
1.傳說鮫人所織的絲織品。泛指絹帛。蛟﹐通"鮫"。亦喻輕煙細雨。
1.傳說鮫人所織的絲織品。蛟﹐通"鮫"。
1.蛟龍穴居之處。
1.傳說一種似羊之獸。
1.傳說中的人魚。蛟﹐通"鮫"。
2.即鯊魚。蛟﹐通"鮫"。
3.蛟與魚。
1.蛟龍與大鱉。泛指水族。
1.蛟龍與蠑螈。泛指水族。
1.傳說蛟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蛟﹐通"鮫"。
1.筆畫盤曲如蛟的鐘鼎文。
1.蛟的后代。
1.行走急促貌。
2.明察貌。
1.古代傳說中的矮人,因以為其國名。
2.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
3.指卑微年幼之人或卑鄙小人。
1.矮小。
1.合目細視貌。
1.歡笑聲。
1.呼喊。
1.高亢激昂。
1.即蟪蛄。蟬的一種。
1.即狒狒。
1.鯊魚和鱷魚。喻強悍不馴者。
1.鮫魚皮制成的革。
1.傳說中織制鮫綃的鮫人。
1.即鮫室。
1.猶鮫室。語本晉郭璞《江賦》"鮫人構館于懸流。"
1.謂鮫人所居之地。借指廣東。
1.用鮫魚皮做的鎧甲。
1.指以采珠為業的民戶。
1.猶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