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事物漸漸減少以至沒有;事物不復存在。
1.黑色綬帶。
2.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綬帶,故用以指級別不高的官吏。
1.內容反動的書。
1.即黑家鼠。
1.契丹的一個種族。
1.暗霜。
1.隋唐時靺韍之一部。居黑水(今黑龍江)流域,也稱黑水部。唐初遣使內附。
1.宋元以來我國航海者對于今黃海分別稱之為黃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長江口以北至淮河口海面含沙較多,水呈黃色,稱為黃水洋;北緯34°東經122°附近一帶海水較淺,水呈綠色,稱為青水洋;北緯32°-36°﹑東經123°以東一帶海水較深,水呈藍色,稱為黑水洋。
1.佛教語。
1.古武器。長矛。
1.亦作"黑?公"。
2.北魏大將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稱"黑矟公"?!段簳诶醮攤鳌珐s"劉裕之伐姚泓也﹐栗磾慮其北擾﹐遂筑壘于河上﹐親自守焉。禁防嚴密﹐斥候不通﹐裕甚憚之﹐不敢前進。裕遺栗磾書﹐遠引孫權求討關羽之事﹐假道西上﹐題書曰﹕'黑矟公麾下。'栗磾以狀表聞﹐太宗許之﹐因授黑矟將軍。栗磾好持黑矟以自標﹐裕望而異之﹐故有是語。"后用以作大將的代稱。
1.據《魏書.于栗磾傳》載北魏于栗磾為河內鎮將,劉裕伐姚泓欲假道河內,致書栗磾﹐題稱"黑矟公麾下"。以栗磾好持黑矟以自標。栗磾以書奏上魏太宗,即授其為"黑矟將軍"◇即以"黑矟將軍"作大將的代稱。
1.黑色之絲。
2.比喻黑發。
1.肉蓯蓉的別名。見宋陶谷《清異錄.藥譜》﹑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肉蓯容》。
1.黑家伙。
1.即鼠疫。凡患鼠疫而死者,體現黑斑,故名。
1.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冬芽白色。葉二針一束,粗硬,樹脂管中生。球果鱗臍有短刺。我國大連﹑山東沿海及蒙山地區﹑長江中下游各大城市有栽培。
1.墨的別名。
1.濃黑高聳貌。
1.形容黑色的粗食。
1.懵懵懂懂。
1.一種植物病害√本科植物小麥﹑高粱﹑玉米等都能感染。受害部位產生黑色粉末。也叫黑疸﹑黑粉病。
1.一種烈性炸藥﹐成分是環三次甲基三硝胺,白色結晶。對震動的敏感性較高。供軍事上用。
1.水呈黑色的深潭。
1.指在炭化完畢時悶窯熄火制成的木炭。外表呈黑色‖揮發物質較多,發火點低,著火容易。可用于制造活性炭﹑二硫化碳和黑火藥等。
新石器時代的一種陶器,表面漆黑光亮。
1.黑夜。
2.形容極大;極甚。
1.深更半夜。
1.謂漆黑一團。
1.見"黑天摸地"。
1.指沒有登記在國家地畝冊子上的田地。
1.酣睡。
2.指鴉片。鴉片色黑,吸后有快感,故稱。
1.猶黑甜〃睡狀。
1.夢鄉。形容酣睡。
2.比喻黑暗的舊社會。
3.比喻使人迷醉的境界。
1.謂酣暢地睡一覺。
1.不具名的招帖。內容一般是誣蔑不實之辭。
1.黑色履頭飾,以絳為鼻。
1.黑色眼珠。
戲曲中花臉的一種,因勾黑臉譜而得名。起初專指扮演包公的角色,后來指偏重唱工的花臉。
1.民間相傳黑頭蟲是吃父母的蟲,故用以喻忘恩負義者。
1.黑色的彈丸。
1.獸名。
1.反動文章。
1.猶黑洞洞。
比喻壞人隱藏或干壞事的地方掏~。
1.糙黑不潔。
1.光線昏暗的房子。
2.關押人的地方。
1.礦物,黑褐色﹐成分為鎢﹑錳﹑鐵‖鎢量在50%以上,是提取鎢的主要礦石。
1.黑色霧氣。
1.方言。濃霧彌漫的大清早。
1.黑色犀角。
2.墨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