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蕪雜粗俗。
1.古代方士所謂服之可以長生的丹藥。
1.山名。一稱鍾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市區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西峰建有天文臺。名勝古跡有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等。
宮禁,皇帝的居宮紫禁城|紫禁宮|紫禁迢迢宮漏鳴。
1.樹名。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圓心形,春開紅紫色花。供觀賞。樹皮﹑木材﹑根均可入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紫荊》。
2.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紫荊樹》載田真兄弟三人析產,堂前有紫荊樹一株,議破為三,決枯死。真謂諸弟"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兄弟相感,不復分產,樹亦復榮◇因用"紫荊"為有關兄弟之典故。
1.山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縣北。1844年馮云山在此進行反清宣傳工作,1851年洪秀全在山前金田村領導群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1.亦作"紫?"。
2.樹脂名。
1.寶石名。
1.歷數。指國運。
1.木名。可作手杖。
1.茶名。
1.古駿馬名。
1.古駿馬名。
2.古雜技名。
1.傳說中神鳥。
雙子葉植物,十字花科。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全株有灰色星狀柔毛。葉互生,倒披針形。花期長,花紫、紅、黃、白或雪青等色,有香氣。原產歐洲南部,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或供觀賞。
1.一種用紫色羅緞縫制的官服。
2.花名。
1.用紫羅縫制的香囊。一種佩飾。
1.對琉璃燈的擬人稱呼。
1.天空。
1.上等黃金。
1.指京師郊野的道路。
古人以泥封信,泥上蓋印。皇帝用紫泥◇以指詔書紫泥封詔|紫泥方降。
1.即紫泥書。
1.傳說中海名。傳說漢東方朔童時失蹤,累月方歸,后復去,經年乃歸,鄰母見而大驚,叩問何往。朔曰"兒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過虞淵湔浣,朝發中返,何云經年乎?"見舊題漢郭憲《洞冥記》卷一。
1.留底備查的帳簿。
1.宋代諸軍有余糧愿糴入官,計價支錢,入其米于倉,謂之坐倉。始行于嘉佑初,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自京師推廣至河北﹑河東﹑陜西諸路。南宋繼續實行。初為對軍人的優惠,后成克減月糧的手段。
1.客艙。船或飛機中載人的部分。
1.指官吏在衙門里辦公。
1.婦女臨產;分娩。
2.謂伏于草莽,伺機搶劫。
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種方法。靜坐排除雜念,以求心神的恬靜自在長老正在靜室坐禪。
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種方法。靜坐排除雜念,以求心神的恬靜自在長老正在靜室坐禪。
1.一種接生方法。
1.亦作"坐門招夫"。
2.舊謂寡婦承襲其夫遺產,招后夫進門成婚。
1.供人坐的地方。
曲藝表演形式之一。演員坐著說唱。彈詞、琴書一類曲藝,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員自彈(奏)樂器自唱。有些只說不唱的曲種,如評書、評話,坐著說講,也屬坐唱范疇。
1.君主臨朝聽政。
1.乘車。
2.古代供人乘坐的一種小車。
3.客車。對"貨車"而言。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曰"安仁(潘岳字)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后因以"坐車郎"指美男子。
1.臨陣;參戰。陳,同"陣"。
2.駐扎時所布之陣。
3.守衛陣地。
1.謂審定訟詞。
1.只消費,不生產。
2.猶坐享。
1.同"坐吃山空"。
1.謂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即使財產堆積如山,也會吃光用盡。
1.謂雖無舉動而雜念不息。
2.向往;神往。
3.謂安坐而行教化。《淮南子.覽冥訓》"故卻走馬以糞,而車軌不接于遠方之外,是謂坐馳陸沈,晝冥宵明。"高誘注"言坐行神化,疾于馳傳,沈浮冥明,與道合也。"后以指安坐而治。
1.謂安坐軍帳,謀劃軍機。
1.見"坐床"。
1.見"坐床撒帳"。
1.比喻承良師的教誨,猶如沐于春風。
1.因此;由此。
1.座位。
2.座位的次序﹑位置。
1.坐等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