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的同僚。
1.指唐顏真卿的書寫技法。
1.南朝宋顏延之和范泰的并稱。皆官居顯位◇因用"顏范"借指同朝重臣。
1.語本《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后因以"顏風"指安貧樂道的風尚。
1.古代勇士名。
唐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字昕。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公元755年安祿山叛亂時,他應堂弟平原(今山東陵縣)太守顏真卿之約,聯合起兵切斷安祿山后路,并設計擒殺叛軍將領。次年常山為史思明所破,他被押送至洛陽安祿山處,慘遭殺害。
1.唐顏真卿《與李太保帖》"拙于生事,舉家食粥,來已數月,今又罄竭,祗益憂煎。"后因以"顏公粥"指貧窮者的飯食。
1.唐顏杲卿,玄宗時為常山太守。天寶十四年起兵討安祿山﹐次年為史思明所執﹐罵賊不屈﹐安祿山"縛之天津橋柱﹐節解以肉啖之﹐詈不絶﹐賊鉤斷其舌﹐曰'復能罵否?'杲卿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見《新唐書.忠義傳中.顏杲卿》◇因以"顏鉤"為忠烈不屈的典故。
1.見"顏筋柳骨"。
1.汗顏﹐羞愧。
1.臉皮厚。謂不知羞恥。
1.謂容貌有光采。
1.魯國高士顏闔聽說魯君要重金聘己為相,便鑿壞而幽遁不仕。事見《淮南子.齊俗訓》﹑《莊子.讓王》和《呂氏春秋.貴生》◇因以"顏壞"為隱遁不仕的典故。
1.形容怒氣消散。
1.臉厚如甲。謂不知羞恥。語出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慚顏厚如甲》"進士楊光遠,性多矯飾,不識忌諱,游謁王公之門,干索權豪之族,未嘗自足;稍有不從,便多誹謗,常遭有勢撻辱,略無改悔。時人多鄙之,皆云楊光遠慚顏厚如十重鐵甲也。"
1.額角。
1.謂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之字遒勁有力。亦泛指墨寶。
1.見"顏筋柳骨"。
1.指分離,不見面。
1.《文選.張衡》"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上問曰'叟何時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會稽都尉。"后因以"顏郎"指際遇難逢而年已老的人。
1.孔子學生顏回簟食瓢飲而不改其樂◇因以"顏樂"謂安貧樂道。
1.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李邕的并稱。顏善正﹑草﹐沉著雄渾;邕自具風格,時稱"書中仙手"。
不溶于水或油的白色或有色粉末狀物質。分天然顏料和合成顏料兩類。天然顏料多屬礦物性∠成顏料又分有機和無機的兩類,無機的如鈦白粉、鉻黃等,有機的如酞菁、甲苯胺紅等。廣泛用于油墨、涂料、橡膠、塑料、文教用品等的著色,有些也用于紡織纖維的著色和印花。
1.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并稱。
1.古代善御者。
1.顏倫。
1.見"顏貌"。
1.亦作"顏皃"。
2.容儀,面貌。
1.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和宋代書法家米芾的并稱。
①臉部;面容她的顏面就像一片干了的海蜇一樣。②情面;體面他礙于顏面,只好答應了來人。
1.孔子弟子顏回和閔損的并稱。
1.見"顏壞"。
1.休善暢通。
2.猶言暢快。
1.喜慶的日子。
1.猶言圓滿成功。
1.榮耀與恩寵。
1.猶言盛世。
1.松懈,怠惰。
1.美好的日子。
1.不得;不要。
1.美德。
1.美善的法典。
1.猶松懈。
1.嘉美的模范。
1.猶衰敗。
1.美好的風格﹑風氣。
1.謂止息否運。《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陸德明音義"休,息也。"《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方今天地氣閉,大人休否,智者見險,投以遠害。"李賢注"休否,謂休廢而否塞。"一說謂恐懼否運的來到。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否》。
2.吉祥和兇險。
1.吉祥的征兆。
1.吉慶;福瑞。
1.官吏呈請休假。
2.指休假。
1.罷免,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