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經過不斷實踐而逐漸適應習慣成自然|習慣于農村生活。②在一定條件下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或自動化的行為模式。可以通過有意識練習形成,也可以是無意識地多次重復或只經歷一次就形成;習慣一經養成,若遭到破壞會產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
1.猶挑剔。
2.猶挖掘。
1.見"挑浚"。
1.猶挑擔。
1.騷擾,欺凌。
1.在碼頭上替人挑運東西。
1.挑剔,找差錯。
1.公開,揭開。
1.挑逗戲弄。
2.挑撥,搬弄。
1.調皮。
1.挑逗情愛。
1.獨取。
1.挑補缺位。
1.謂挑撥是非。
1.謂挑挑揀揀,嫌這嫌那。
1.見"挑三揀四"。
1.見"挑三揀四"。
1.猶拆散。
1.民間療法。以針刺有關穴位,可治中暑。
1.我國傳統建筑中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屋面兩側伸出山墻之外。
1.選題考試。
1.河防工程中用以分水勢的堤壩。
1.挑撥教唆。
1.見"挑達"。
1.見"挑達"。
①在細節上過分嚴格地指摘你這人怎么那樣挑剔?!②(tiǎo-)撥弄剔除他照例抽來一根香簽,挑剔著煙哨里的煙糞。也指挑動挑剔學潮。③(tiǎo-)指點闡明請師挑剔。
1.比喻堅挺的枝干。
2.剛強不屈的骨氣。
1.猶戰鼓。
1.古代兵器名。形如瓜狀的鐵錘。
1.宮禁的城門。
1.一種著名烏龍茶。
1.古代官名。主管鐵器鑄造等。
1.東漢公孫述在成都自立為蜀王﹐設鐵官所鑄之錢。
1.古代御史所戴的法冠。以鐵為柱卷﹐故名。
2.借指御史。
1.指鐵笛。
2.鐵制成的圓管。
1.鐵制的箱柜。
2.保險箱的別稱。
1.指堅強不屈的男子。
2.形容身體健壯的男子。
1.像鐵一樣黑的顏色。常以形容心地狠毒。
1.金屬器物的光澤。
2.猶鐵畫。
1.形容剛勁的書法。
2.工藝美術的一種。用鐵片打成的線條構成圖畫﹐涂上黑色或棕紅色﹐作成掛屏﹑掛燈。相傳是明末清初安徽蕪湖鐵匠湯鵬所創﹐以后逐漸傳到外地。
1.見"鐵畫銀鉤"。
1.小鐵圈。
2.有時指門環。
3.玩具名。用細鐵條制成的環﹐直徑約50厘米﹐玩的時候用特制的鐵鉤推著向前滾動。
1.見"鐵絚"。
1.舊時剃頭匠人等用來招攬顧客的響鐵。
1.鐵和炭灰。古代用于探測節候變化的儀器上。
2.灰黑色。
1.建筑物或器物上各種鐵制的附屬物。
2.指制造或修理鐵制品的工作。
1.指火車。
1.蒺藜狀的尖銳鐵器。戰時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敵方人馬前進。
1.古代兵器。用鐵或硬木制成。一頭裝柄﹐一頭長圓形﹐上面裝有鐵刺。
1.古代用鐵片連綴成的戰衣。
2.用鋼板制成的車船的外殼。如鐵甲車﹑鐵甲船。亦用指鐵甲車﹑鐵甲船。
1.軍艦的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