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伏羲和女媧的并稱。
古時以三十歲為壯年。今泛指三四十歲的人。
1.慻悍的騎兵,勁騎。
1.豪邁﹑勇壯的氣概。
2.旺盛發達的地氣。堪輿家所稱主世代興旺的土地風水。
1.豪壯的氣概高入云霄。
1.見"壯泉"。
1.豪壯的情懷﹑抱負。
1.新莽時所鑄六種貨貝之一。古謂錢曰泉,到處流通之意。
1.高熱;高燒。
1.青壯年時的容貌。
2.年輕美麗的容顏。
1.粗大的鞋耳。乳,草鞋上穿繩子的兩耳。
1.健壯。
2.興旺,興盛。
3.壯大,有氣勢。
1.健壯結實。
1.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
2.體健力大者。
3.指武士裝束的人。
4.太平天國取試武士分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稱為壯士,相當于清制的進士,職同軍帥。
1.亦稱"壯士聲"。
2.戰國末,荊軻欲刺秦王,與燕太子丹訣別易水,作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壯士歌"即指此。
1.見"壯士歌"。
1.猶言壯舉,大事業。
1.男子三十稱壯年,又值當娶妻室之歲,故稱"壯室"。
1.健壯魁偉。
1.豪壯的情思。
1.壯年。
1.壯志,宏偉的意圖。
1.振奮旺盛。
1.健壯魁偉。
2.雄偉;雄健。
1.我國壯族的文字。是1955年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個字母(包括五個聲調字母)。1957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推行。
1.勇壯,雄武。
1.見"壯劇"。
1.富庶繁盛的縣。
雄心壯志壯心常在|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莊嚴,裝飾美盛。
1.少壯時的容顏;壯美的容顏。
1.強盛的陽氣。古代陰陽五行說認為春﹑夏主陽,秋﹑冬主陰,陽氣至夏季最盛。
2.中醫術語。猶言強腎。中醫學認為腹為陰,腎為陰中之陰,腎虛者應補陽,故稱。參閱《素問.金匱真言論》。
1.豪壯的意氣。
1.勇壯剛毅。
1.健壯的羽翼。亦指善飛的鳥。
1.強健而勇敢;剛勇。
2.壯勇者;壯丁。
3.宋代禁軍之一。
4.兵勇;士卒。
1.宏大的謀略。語出《詩.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鄭玄箋"猶,謀也;謀,兵謀也。"朱熹注"猶,謀也;言方叔雖老,而謀則壯也。"
1.豪壯的言語。
2.侈談,大言。
3.我國壯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主要分布在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分北部南部兩個方言。
1.指農歷八月。
遠大的志向雄心壯志|壯志饑餐胡虜肉。
1.形容志向非常遠大。凌云,直上云霄。
1.宏偉的制作。
1.勇猛的士兵。
分布于廣西、云南、廣東、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約15556萬人(1990年)。曾稱僮族”,1965年改現名。用壯語。原有方塊壯字,現推行拼音壯文。信仰多神,流傳道教。鑄造和使用銅鼓的歷史悠久,擅長壯錦刺繡。陶瓷工藝和干欄”建筑頗為著名。盛行歌圩。傳統節日有牛王節、三月三。主要從事農業。
1.呈報的公文。
2.訴訟的呈文。
1.狀子。
1.狀牒的副本。
1.遞狀控告。
1.情況,狀態。
2.指癥狀﹐癥候。
1.供詞。
情形,呈現出來的樣子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