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權勢不能使之屈服。語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目眨動。
2.注視;以目示意。
1.謂眨眼之間。
息;呼吸。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極短的時間瞬息萬變。
1.見"瞬息之間"。
1.見"瞬息萬變"。
1.形容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變化多而快。
1.見"瞬息萬變"。
1.形容極短促的時間。
1.眨眼。
1.謂低聲下氣地說順從﹑遷就的話。
1.戲曲﹑歌劇中唱詞部分以外的臺詞。
2.說話。
3.指說不能實現或沒有根據的話。
1.見"說白道緑"。
1.猶言說長道短﹐信口雌黃。
1.評話或評彈演員演唱故事所用的底本。
1.謂紙上談兵﹐夸夸其談。兵機﹐指用兵的智謀﹑計策。
1.南朝梁吳均《餅說》﹕"公曰﹕'今日之食﹐何者最先?'季曰﹕'仲秋御景﹐離蟬欲靜﹐燮燮曉風﹐凄凄夜冷﹐臣當此景﹐唯能說餅。'"后以"說餅"為談論吃喝或能吃喝之典。
1.不好意思說﹐難以開口。
1.謂輪不上談論。
2.謂與某事牽涉不上。
1.猶言說不出﹐難以用言語表達。
2.形容景況極其不堪﹐不可言說。
3.不必說﹐只好如此。
4.談不上。
1.不說。
2.免不了。
1.說不準﹔可能。
1.不合情理﹔無法交代。
1.見"說不過"。
1.難以用言語形容。
1.謂雙方思想感情不合﹐談不到一起。
2.說不清楚。
3.不會說。
1.話還沒有說完。
1.說不定。
1.說不明白。
1.猶言說不過去。
1.謂因對情況了解不夠﹐認識不清而不能具體地說出來。
2.表示沒有達到標準﹐不值得提。
1.因認識不清而說不出。
1.對任何勸說的話都聽不進去。
1.猶言說不出口﹐不值得說。
1.說話不占理。
1.說不到一塊兒﹐話不投機。
2.猶言談不上。
1.指古代小說﹑筆記﹑雜著一類書籍。
1.宋代評話的一個分類﹐內容為演講宗教故事。
1.解下駕車的馬。說﹐通"脫"。
1.漢崔瑗《座右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后以"說長道短"指議論他人的好壞是非。
2.談說各種事情。
1.同"說長道短"。
1.同"說長道短"。
1.同"說長道短"。
1.可說之處。
1.指有說有唱的曲藝。如大鼓﹑相聲﹑彈詞等。
2.謂表演曲藝節目。
1.韻文散文兼用﹐可以連講帶唱的通俗文藝形式。如古代的變文和諸宮調﹐現代的評彈和大鼓。也叫講唱文學。
1.打官腔﹐說敷衍門面的話。
1.從頭到尾說完。
1.陳說﹐陳述。
1.宣稱。
1.勸說舉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