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五行相克"。
1.謂損其容貌。
1.瘦削﹐不肥胖。
2.(土地)不肥沃。
不肥沃的田地。
1.不肥沃的土地。
1.貧窮衰亡。
1.瘠薄狹隘。
1.瘦弱的形體。
2.謂損其身體。
1.容顏消瘦。
1.內容貧乏而辭句堆砌冗長。
1.因患病而瘦弱。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節,葉子互生,心臟形,花小而密,結蒴果。莖和葉有魚腥氣。全草入藥。也叫魚腥草。
1.叢聚貌;簇聚貌。
1.恭敬而又局促不安。
2.徘徊不進貌。
1.恭敬而敏捷貌。
2.惶懼不安貌。
3.慚愧貌。
1.局促,拘束。
1.踩踏,踐踏。
1.喻指艱難困頓。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南。
1.敏捷而恭敬貌。
2.惶懼不安貌。
1.亦作"?鸰"。
2.鳥類的一屬。最常見的一種,身體小,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蟲和小魚等,屬受保護鳥類。
3.《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后以"鹡鸰"比喻兄弟。
1.見"鹡鸰在原"。
1.見"鹡鸰在原"。
1.鳳屬。
2.鸀鳿的別名。
1.《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鹡鷟鳴于岐山。"后因以"鹡鷟鳴岐"指興王道成帝業的瑞兆。
1.聚集貌。
2.汗出。
3.象聲詞。細碎的聲音。
1.謂角聚集,耳搖動。形容牛羊多。語本《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1.亦作"螏■"。
2.蝍蛆別名。
1.雜亂。
1.小步。
1.小步快走。
1.猶言局促不安。
1.語本《詩.小雅.正月》"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喻謹慎戒懼。
1.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1.縮著身子。
1.謂行走不穩便。
1.局促;拘束。
1.小步登門。形容謙恭而進。
2.指偷偷摸摸而進。
1.猶言局促板滯。
1.征集兵士。
2.在編的軍士。
1.沒收罪犯所有的財產。
1.于簿籍中除名。
1.謂憑借瑣碎之事蒙蔽國君﹐干預政事。
1.謂官宦門第。地﹐通"第"。
1.謂登記征用民夫。
1.謂賦稅。
1.猶抄家。
祖居或個人出生的地方。
1.用草席裹尸骨。
1.自坐草席上﹐表示準備受刑。
1.眾口喧騰貌。
2.聲名盛大貌。
3.縱橫交錯貌;眾多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