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訛誤。我﹐用同"訛"。
1.極言膽大。
1.女子結婚時的披紅。一說為長裙。
1.見"拖逗"。
1.亦作"拖鬬"。挑逗;勾引;引誘。
2.拖延,耽擱。
1.披散著頭發。謂任其自然,不加束飾。
1.拔河。
1.比喻幫閑吃白食。
2.糾纏,死皮賴臉。
1.下垂。亦指下垂之物。
1.比喻牽制﹑阻撓別人或事物使不得前進。
1.佩帶紫綬金印。比喻官高位顯。
1.受累虧空。
1.拖延時日使事無成或把人累壞。
2.拖住敵人,使其疲憊不堪而致潰敗。
1.辦事遲緩,不抓緊完成。
2.謂拖延。
1.死在監牢里尸體被拖出。
1.連累;牽累。
1.方言。下垂。
1.用來牽引船只或木筏﹑竹排的機動船。
1.指戴孝。舊時,長輩喪亡,幼輩要披麻衣系白布。
1.宋時的一種馬戲雜技。
1.拖延。
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的樣子。比喻說話不干脆,做事不爽快他辦事像一陣風,從不拖泥帶水。
1.用來集麥的農具。
1.久欠不還。
1.歌唱時字句后的延長音調。
1.亦作"拕親"。
2.舊時瑤族的一種婚娶習俗。
1.漢制,諸侯佩帶的印綬為紫色,公卿為青色。因以"拖青紆紫"比喻官位顯貴。
1.猶言拖人下水。
1.喻誘人同流合污。
赫哲族的小雪橇。流行于黑龍江地區。將兩根直徑5厘米、長約3米的柞、榆、樺樹干兩端砍薄,彎成弓形,使之上翹;再用木柱、橫撐連結,中間鋪樹枝即成。可坐人或運物品。用五至十只狗牽引,載重約250千克。
1.亦作"拖紳"。
2.引大帶于朝服之上。
3.借指大臣生病。
4.指綬帶。
1.疲塌;松懈拖沓。
1.老師上課超過時間。
1.形容衣服過長。
1.慢吞吞;慢條斯理。
1.漁網的一種。形似口袋,使用時用漁船拖拽,捕撈中底層魚類。
1.方言。猶拖后腿。
2.做事不徹底,剩下一些。
1.蝸牛。
1.后半截無鞋幫的便鞋。
1.見"拖繡球"。
1.延長時間,不迅速處理。
2.延長。
1.亦作"拖拽"。
2.牽引;拉扯。
3.拉長。
4.拖延。
5.猶奔走。
1.指再嫁婦女帶到夫家的兒女。
1.衣襟下垂帶玉佩。喻指顯貴。語出晉潘岳《西征賦》"飛翠緌,拖鳴玉,以出入禁門者眾矣。"
1.見"拖曳"。
1.見"拖青紆紫"。
1.水勢浩瀚貌。
1.打靶未中。
1.謂脫去白衣﹐進入仕途。
2.脫身﹐脫走。
1.脫去白衣﹐換上綠袍。謂初登仕途。
1.脫落衰敗。
2.倘若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