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誤謬"。
1.碧水中的水泡。
1.青瓷盤盎。
2.喻指荷葉。
1.亦作"青盻"。
2.猶青眼。謂重視。
1.見"青膀"。
1.見"青膀"。
1.青色的袍子。
2.比喻包圍在樹干上的苔蘚。
3.學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學子。
4.漢以后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5.借指寒士。 6.唐貞觀三年﹐規(guī)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顯慶元年﹐規(guī)定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 7.泛指品位低級的官吏。 8.借指出仕。 9.唐時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綠﹐故稱。
1.《南史.賊臣傳.侯景》﹕"大同中童謡曰﹕'青絲白馬壽陽來。'景渦陽之敗﹐求錦﹐朝廷所給青布﹐及是皆用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馬﹐青絲為轡﹐欲以應(yīng)謡。"后因以"青袍白馬"指亂臣賊子。
2.喻閑官﹑卑位。
1.同"青鞋布襪"。
1.青色袍服﹐角飾腰帶。明代未授職進士服式。借指未授職進士。
1.借指儒生。
1.指帶御史銜的幕官。
1.見"青佩"。
1.見"青旆"。
1.亦作"青斾"。
2.指喪幡。
3.指酒旗。
1.指源出江西青盆山的湓浦。
1.亦作"青怵"。
2.色青而細密。
1.亦作"青?"。
2.指船篷。因其用箬葉制成﹐色青﹐故稱。也借指篷船。
1.青色外皮﹐青色表層。
2.特指青橘皮﹐即橘之未黃而色青者。可入藥。
3.借指不成熟﹐幼稚。
4.桑皮紙。借指布告。
5.方言。無賴的俗稱。
1.道家指脾臟。
1.青磚﹐黑磚。
1.青白色的絲綢。古時常用以制成書囊﹑書衣或書卷標簽。
2.青翠色。
1.一種生于淺水中的草本植物。
1.初起之風﹐小風。
1.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后因以"青蘋末"指初起的風﹐小風。
1.青色屏障。喻挺拔的山峰。
1.亦作"青蓱"。古寶劍名。
2.又泛指劍。
3.喻指兵柄﹐軍權(quán)。
4.水生植物。浮萍的別稱。
1.見"青萍"。
1.漆成青色的鋪首。鋪首是門上的虎﹑螭等頭形裝飾﹐口中銜有門環(huán)。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莖葉可供編織蒲席等物。
2.指天子內(nèi)庭。
1.草木蔥籠的水濱。
1.草木蔥蘢的曲岸。
1.東方之神。
1.青色的旗幟。
2.指酒旗。
3.借指帝王車駕﹑師旅。
1.青色細綾。古時青年﹑學子以之為常服。
2.借指英年之士。
3.見"青綺門"。
1.即青門。長安古城門名。古代常用為送別之處。
1.青色的氣體。
2.青色的云氣。
3.謂春天的氣氛。
4.植物散發(fā)出來的氣息。
5.怒氣。
1.指碧綠茂盛的莊稼。
1.即青銅錢。
2.喻優(yōu)秀人才。
3.喻色綠而形圓之物。如榆葉﹑萍葉﹑苔點等。
1.《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shù)為公卿稱'鷟(張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后因以"青錢萬選"比喻文才出眾。
1.喻科舉考試。
2.借指文才出眾的賢才。
1.《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shù)為公卿稱'鷟(張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后因以"青錢學士"譽稱才學之士。
1.淡青色。
1.黑狐腋。
1.指東方。
2.古代西南地區(qū)羌族的一支。服飾尚青色﹐故稱。
3.指青羌人所居之地。
1.古青羌族所居之地。約在今陜西千陽﹑隴縣一帶。
1.一種青腿的獵鷹。
1.傳說中的女神名。
2.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
3.指琴。古代以青桐木制琴最佳﹐故稱。
1.《藝文類聚》卷九一引舊題漢班固《漢武故事》﹕"鉤弋夫人卒﹐上為起通靈臺﹐常有一青鳥集臺上。"后遂以"青禽"為悼念死者之典。
2.即青鳥。喻信使。
3.即青琴。古神女名。
1.見"輕容"。
1.輕而柔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