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漢書.循吏傳.黃霸》"﹝黃霸﹞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霸與語道此◇日吏還謁霸,霸見迎勞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為烏所盜肉。'吏大驚,以霸具知其起居,所問豪牦不敢有所隱。"后因以"烏銜肉"為下情上達之典實。
1.賢明的輔弼。
2.亦作"明甫"。證人。
1.明智干練。
1.明白告知。《楚辭.九章.懷沙》"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洪興祖補注"告﹐語也……故以此明白告諸君子。"一說﹐當讀為"明皓"﹐光明磊落。見郭沫若《屈原賦今譯》。
1.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
1.見"明公正氣"。
1.見"明公正氣"。
1.指神祠。
1.漢代宮殿名。
2.泛指宮殿。
1.漢宮名。
2.泛指宮殿。
1.形容非常明亮。
1.后趙置織錦署,在中尚方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等錦◇亦以"明光錦"泛指明潔閃光之錦。
1.光亮耀眼。
1.見"明光爍亮"。
1.明顯的規(guī)鑒。
2.明確的法度或準則。
1.聰穎果決。
1.顯赫的名稱﹑稱號。
1.天河,銀河。
1.明白真實。
2.猶明察;明辨。
1.對王侯或地方官長的敬稱。
1.賢明的君主。
1.加強警戒◎,斥候。
1.鮮明;明亮。
1.唐玄宗(李隆基)謚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世詩文多稱為明皇。
1.正黃色。
1.見"明晃晃"。
1.見"明晃晃"。
1.見"明輝"。
1.見"明輝"。
1.指明快的節(jié)拍。徽,古代琴面指示音節(jié)的標志。
1.大的恩惠。
2.聰明,聰慧。惠,通"慧"。
聰明才智明慧,能言善辯。
1.明暗;陰晴。
1.猶言明媒正娶。
1.猶言明媒正娶。
1.聰明豁達。
2.明朗開闊。
1.古代占卜和祭祀時,用銅鏡映日聚光所點燃的火。
2.明亮的火光。
3.謂公開搶劫。
1.同"明火執(zhí)仗"。
1.同"明火執(zhí)仗"。
1.明珠一類的寶物。
1.嚴明的刑戮。
1.形容對遠方或外面的情況了解得十分清楚,識見非常高明。
1.見"明鑒"。
1.有機化合物。白色或淡黃色的薄片或顆粒,半透明,在熱水中容易溶解。用牛﹑驢等動物的皮﹑骨等熬制而成,工業(yè)上用作黏合劑,也用于制造照相感光材料,醫(yī)藥上用作止血劑,也供食品工業(yè)用。
1.指用白色獸角制成的薄片。
1.即羊角燈。將羊角熬制成半透明的薄片做罩子的燈。
1.敞轎。
1.高明的指教。對別人言論書札的敬語。
2.修明教育。
3.由摩尼教發(fā)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組織。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五代﹑宋﹑元農(nóng)民起義常利用為組織的工具。
1.表彰節(jié)烈。
2.表明節(jié)操。
1.亦作"明絜"。
2.清白;高潔。
3.明凈,潔凈。
1.明快敏捷。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