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船繞道而行。
1.亦作"挾策"。
2.手拿書本。喻勤奮讀書。
3.胸懷計謀﹑建議。
4.持鞭,揚鞭。亦以喻奔走;行動。
1.古時相馬術語。謂馬的胸脯寬一尺以上。
1.挾尺。
1.攜帶;混雜在他物中秘密攜帶。
2.謂以強力帶著。
3.猶夾雜,帶有。
1.猶懷恨。
1.輔佐。
1.握持。指作為。
1.見"挾奸"。
1.披著綿衣。亦以喻受人撫慰而感到溫暖。
2.把絲綿裝入衣衾內,制成綿袍﹑綿被。
1.見"挾天子以令諸侯"。
1.傍晩。
1.挾制擾亂。
1.謂十日。從甲至癸,十干已周,故云。挾,通"浹",周匝。
1.見"挾山超海"。
1.夾著泰山跨越北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語本《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1.猶言不待燒煮,活吃,生吃。
1.依仗權勢或威勢。
1.倚仗。
1.私藏書籍。
2.指挾書律。
3.專指應科舉考試時夾帶時文書籍。
1.即挾書律。
1.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頒布民間有私藏《詩》《書》和百家書籍者族誅的法令。
1.心懷私念。
1.破敗。
1.即筷子。挾,通"梜"。
1.猶言挾天子以令諸侯。
1.尋事生非;挑剔冒犯。
懷著怨恨心中挾嫌|挾嫌陷害。
1.挾制豢養。
1.倚仗。
1.懷持正義。
2.倚仗名義。
1.猶懷恨。
1.輔佐。
倚仗威勢或抓住別人弱點,逼迫其聽從自己支配衙內倚仗權勢,動不動挾制地方官長。
1.徹底治理。挾,通"浹"。
1.夾住車轅。《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閎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后以喻勇武有力或勇武有力的人。
1.指背離法度的不正之道;妖異怪誕之道。
1.乖戾不正。
1.奸惡。
1.謂共同變化而無止境。
1.共同生活到老。常特指夫妻相偕到老。
2.借指夫婦。
1.匹配;配合。
1.先天之疾,與生俱來的疾病。
1.同時代。
1.謂同趨一個方向。
1.跟別人一起(到某處去或做某事)。
1.強壯貌。
1.共存;并行。
2.一同出發;一起走。
1.一起隱居。《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后代詩文中"偕隱"一語,是用東漢鮑宣桓少君夫婦同歸鄉里的典故。
1.同起,共同行動。
2.共同制作。
1.謂循著傾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