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勤勉不倦貌。
2.行進貌。
3.水流貌。
4.謂詩文或談論動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
5.不絕貌。 6.委順貌。 7.美妙;美好。
1.形容胡子濃密粗硬。
1.黑而狹小。
1.黑色小杯。
1.黑色花紋。
2.古驛名,在今貴州省畢節縣西。
1.暗中記下的不公開的帳目。
1.漆黑而發光。
2.謂黑氣籠罩。
1.鴆鳥。
1.黑色黏土。
1.冠名。即獬豸冠。為御史法冠。
1.宋時指金。
1.黑色物體;黑的底色。
1.皮膚的黑色或棕色斑點或乳頭狀突起,由黑色素細胞聚集而成。
指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尼格羅—奧大利亞人種。
1.昏暗沉悶。
1.竹的一種。莖初長時綠色,以后遂漸變成黑色,葉子披針形,背面微帶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綠色而略帶紫色。莖堅韌,可以做手杖﹑書架等。也叫紫竹。
1.指罪惡之手。
1.古代婦人以杉木灰研末抹其額,或飾眉。
1.匿名訴狀。
2.誣陷不實之狀。
1.人影搖晃貌。
2.人﹑物矗立貌。
1.色黑而污濁。
1.黑黑的樣子。
1.形容黑。
1.形容黑而密。
①〈書〉黑色的痣。②見〖太陽黑子〗。
1.深紫色。
1.黧黑貌。
1.黑色的寬絲帶。
1.嘆詞。表示感嘆。
1.謂不敢定奪。
1.沉默無言貌。
1.象聲詞。馬叫聲。
1.謂靜觀默會。
1.謂心里領會。
1.不出聲地記在心里。
1.互相吹噓。
中國歷史上對于同外國和同周邊各民族進行貿易的通稱『朝初年就同南越和匈奴進行貿易。東漢開始用此稱呼。
1.亦省稱"互市郎"。亦省稱"互郎"。
2.古時互市交易的中間介紹人。
1.互有差失。
1.《易》卦上下兩體相互交錯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觀》為《坤》(a)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則為《艮》(f),三至五爻則為《坤》(a)。
2.舊體詩修辭手法之一。謂一聯上下兩句文意互相映襯補充。
互相溝通、交換~消息 ㄧ~有無。
1.謂上下文義互相闡發,互相補足。
2.指錯綜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復的修辭手法。
3.指互有歧義的條文。
1.甲殼類動物的總稱。
副詞,表示彼此同樣對待的關系~尊重 ㄧ~幫助ㄧ~支持。
1.相互校正。
1.上下文義互相闡發,互相補足。
2.交錯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復的修辭手法。
1.彼此不同。
1.互相調換。
1.交錯運用。
2.相互代替使用。
1.交互曲折。
1.相互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