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摳挖。
1.戶部京兆戶曹的別稱。念珠一般為一百零八顆,京兆戶曹月俸數與之合,故名。
1.念念不忘。
1.《書.大禹謨》"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孔傳"茲,此;釋,廢也。念茲人,在此功;廢茲人,在此罪。言不可誣。"后謂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
又稱水平埝地”、水平條田”。在緩坡地上修成的較大面積的水平梯田。沿等高線在規劃好的地埂處夯打土墻(即埝),其高度稍高于平整后的田面,起擋土和分割田塊的作用。保水、保土、保肥,有利于耕作和灌溉。
1.長輩婦女和男女晩輩的合稱。
2.方言。泛指女人。多含輕蔑意。
3.方言。指妻子。
1.已婚女子稱自己父母的家。
2.借指曾經工作﹑學習﹑生活過的地方。
3.借指事物的來歷﹑根據。
1.母親的兄弟。
1.指爹媽。
2.母親。
1.女人。
2.妻子。
1.母親和兒子。
2.母親。
1.稱母親。
2.也稱主婦或老年婦女。
3.稱后妃。
4.稱婆母。
5.祖母。 6.稱女神。 7.方言。稱父親的姐妹。
1.俗謂送子女神之廟。
1.母親。
1.方言。詈詞。
1.謂母體。
2.比喻先天所固有的。
1.女性通稱。
2.指婦女上了年紀。
1.方言。稱姨母。
2.方言。舊時稱女傭人。
1.指唐高祖之女平陽公主所組織的軍隊。唐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嫁柴紹,并在長安。高祖將起義兵,遣使密召之。紹間行赴太原。公主乃歸鄠縣莊所,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起兵以應高祖。營中號曰"娘子軍"。事見《舊唐書·平陽公主傳》。
2.由女子組成的隊伍。
3.借指婦女們。
1.蕪雜之辭。
1.食品。即糟鵝。
1.使飯發酵。
1.謂逐漸釀成寒冷的天氣。
1.催花吐放。
1.釀成禍患。
1.造酒。
1.釀酒的器具。
1.釀成禍亂。
1.釀酒的米。
1.謂蜜蜂做蜜。
1.酵母。真菌的一種,黃白色,圓形或卵形,內有細胞核﹑液泡等。釀酒﹑制醬﹑發面等都是利用酵母引起的化學變化。
1.以糯米釀酒。
1.泉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
1.發酵時能產生熱的有機物,如牛馬糞﹑稻草﹑麥秸﹑玉米秸﹑草葉等。可以用來為溫床加熱。
1.制造事端。
1.謂用秫黍釀酒。
1.酒坊;酒店。
1.唐汝陽王李琿的自稱。
1.見"釀甕"。
1.空中水蒸氣逐漸凝聚而形成為雪。
1.猶濃郁。
1.指酒。
用發酵的方法制造泉水釀造的酒味特別醇。
1.制造和粉飾。
1.釀造。
1.指高處。
1.謂飛鳥棲止。
1.剖鳥占卜。古代西域的一種習俗。
1.用鳥篆書寫的簡策。
1.鳥窩。
1.亦作"鳥陣"。
2.兵法中的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