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掌宗廟祭祀時輔佐王后薦獻等事。
2.王諸姑及姊妺的女兒等。
1.授予官職。
1.授以意旨。
1.交付雕板。謂付印。
1.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開花,花小,白而帶紫紅色,可供觀賞。根莖可入藥,能滋陰益氣﹑涼血解毒。
1.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絲帶。
2.指衣帶。
1.麥芽。可供藥用。
1.鳥名。亦稱壽帶鳥。又有練鵲﹑長尾鹟﹑一枝花等異名。雄鳥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
1.花名。蔓生如綬,故名。
1.即吐綬雞。
1.古代官吏系在腰間盛綬的口袋。
1.即吐綬雞。亦稱火雞。因上嘴根有肉綬,呈五色,能伸縮,故名。
1.盛印綬的箱子。
1.草名。《爾雅.釋草》作"虉綬"。郭璞注"小草有雜色,似綬。"
1.省視叩拜。
1.瘦弱憔悴。
1.猶瘠薄。土地不肥沃。
1.謂身材又瘦又高。
1.消瘦憔悴。
1.瘦悴。
1.瘦悴。
1.指唐代詩人賈島。語出宋蘇軾《祭柳子玉文》"郊寒島瘦﹐元輕白俗。"
1.謂馬的肢體強壯而不肥。
2.指瘦弱的身軀。
1.同"瘦骨嶙峋"。
1.同"瘦骨嶙峋"。
1.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1.形容人或動物瘦得皮包骨的樣子。
1.見"瘦骨伶仃"。
1.亦作"瘦括括"。
2.瘦削貌。
1.瘦小。
1.干果的一種﹐比較小﹐里面只有一粒種子﹐果皮和種子皮只有一處相連接﹐如白頭翁﹑向日葵﹑蕎麥等的果實。
1.即鶴。以其嘴長直﹑腳細長﹐故云。亦以形容人之清瘦。
1.肌體消瘦﹐容顏黝黑。
①身體瘦弱;不肥胖顏貌瘦瘠|雁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高飛。②土地貧瘠,不肥沃山坡上那一片田土質十分瘦瘠。
1.形容山勢尖削。
1.減縮。
2.猶瘦損。
1.謂書法字形細長而挺拔有力。
2.謂木本植物枝干修長﹐長勢蒼勁挺拔。
1.宋徽宗趙佶楷書學唐薛稷﹐筆畫瘦硬﹐自稱"瘦金書"。
1.見"瘦精精"。
1.瘦硬有力。多指書法。
2.體瘦而強健。
1.亦作"瘦筋筋"。
2.形容肢體消瘦。
1.清瘦衰弱之人。
1.見"瘦刮刮"。
1.同"瘦棱棱"。
1.同"瘦棱棱"。
1.瘦弱貌。
1.形容瘦的樣子。
1.瘦弱的龍。
2.指墨上刻的龍紋。
1.瘦弱的馬。
2.買來養育以待再販賣的童女;雛妓。
1.眉目清秀。
1.煙煤的一種﹐炭化程度較高﹐供煉焦用﹐但結焦性較差﹐單用這種煤煉的焦強度小﹐不耐磨﹐氣孔少。因此多用來和其他煙煤混合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