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出《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能吞食小船的魚,指大魚網漏吞舟。
即喀斯特地貌”(461頁)。
1.猶山野。
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堅硬巖石組成的地球內部圈層之一●約70~100千米。
1.巖壁上的雕飾。
1.即巖屋。
1.石匣。
1.山澤;山野。
2.謂在野不仕。
紅水河梯級電站之一。在廣西境內紅水河中段。裝機容量121萬千瓦,年發電量566億千瓦小時。1994年建成。
1.山洞;石穴。
1.亦作"巖陁"。
2.傾斜。
1.深山曲折處。
1.高聳。
1.山洞。
1.指利用天然洞穴或石壁修砌的石屋。
1.指傅巖。
2.山林溪水。指隱居之地。
1.山谷。
1.比喻人目光炯炯有神。
1.高峻險要之地。
1.亦作"巖芯"。
2.進行地質勘探時,用管狀機件從地層中取得的柱狀巖石標本。
1.見"巖心"。
1.山洞。
2.峰巒。
1.即巖屋。
1.亦作"嵓穴"。
2.山洞。
3.指巖穴之士。
1.指隱士。古時隱士多山居,故稱。
1.亦作"嵓岈"。
2.見"巖芽"。
1.見"巖崖"。
1.亦作"巖崖"。亦作"巖厓"。
2.山崖。
3.形容性格孤高。
1.亦作"巖巖"。亦作"嵓嵓"。亦作"嵒嵒"。
2.高大;高聳。
3.威嚴。
4.開張貌。
5.形容瘦削柔弱。
1.地殼中沉積成層的鹽,由古代海水或湖水干涸后形成。也叫礦鹽。
1.巖石的縫隙。
1.山腰。
1.山的深處。
1.見"巖窔"。
1.亦作"巖穾"。
2.山的深處。
3.幽深貌。
1.亦作"嵓野"。
2.傅巖之野。語本《書.說命上》"王庸作書以誥曰'以臺正于四方,惟恐德弗類,茲故弗言。恭默思道,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說筑傅巖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后用以指隱士所居之處或山野。
1.險要的城邑。
1.山崖。
1.高而險的山崖。
1.山巖幽深偏僻。
2.隱居山中。
1.高大的房屋。
1.山巖幽深處。
1.石窗。
1.巖石構成的島嶼。
1.猶山雨。
1.形容山高而不平。
2.指高而不平的山。
1.亦作"嵒齬"。
2.險峻不齊。
1.山巖上的樹蔭。
1.猶山水;巖下澤邊。
1.猶景仰。謂宰輔德行高尚,為眾人所仰慕。語出《詩.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師尹,民具爾瞻。"
1.見"巖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