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吞吃。不咀嚼而咽下。
2.比喻大量地吸收。
3.吞并。
4.比喻淹沒。
5.侵吞,非法占有。
1.古代吳地所產的綾羅。以輕軟著稱。
1.楊梅。吳地盛產,故稱。
1.漢冀縣城門名。在今甘肅甘谷縣。
2.指春秋吳都閶門(一作昌門)。
3.指蘇州或蘇州一帶。為春秋吳國故地,故稱。
4.見"吳門派"。
1.亦省作"吳門"。
2.明代中期中國畫流派之一。沈周的學生文征明山水畫名盛當時,從學者甚眾,著名的有文伯仁﹑文嘉﹑陳道復﹑王谷祥﹑陸治﹑錢谷等,他們都是蘇州府人,因稱"吳門派"。在畫壇上有重要的地位。
1.危栗。
1.高山。
1.從高處瀉下的水流。
2.指高檐的滴水。
①隨時可能坍塌的樓房搶修危樓|其被轟炸者,則斷壁危樓。②高樓百尺危樓|危樓摩天|危樓曲閣半天開。
1.將暴露。
2.即將消失的露珠。
1.不安貌。
1.艱險的道路。
1.猶苦思。
1.險峻的山巒。
1.危險動亂。
1.猶直言,正論。
1.亂世中的百姓。
1.預見危亂的明智。
1.危險和災難。
危險和困難處境危難|危難的歲月|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亦作"危橈"。
2.猶危亂。
1.五代蜀中風行的一種小帽。
1.高聳的枯木。
1.搖動不穩。
1.高揚的旗幟。
1.猶危急。
1.危殆,覆亡。
1.猶氣餒;危懼。
1.高墻。
1.垂危。
1.高的桅桿。
2.指帆船。
1.高聳之橋。
1.高峻而精巧。
1.高峻峭拔。
1.指殆將傾覆的局面。
1.危險困苦。
1.猶獻身。
1.超然貌;端正貌。
1.見"危撓"。
語出《韓非子·十過》其君之危,猶累卵也?!毕褶饋淼牡耙粯訐u搖欲墜。比喻處境很危險。
1.危險與屈辱。
1.危險得象易于消失的早晨的露水那樣。比喻面臨滅亡。
1.危險脆弱。
1.謂危及于身。
1.猶危亡。
1.高大的巖石。
1.不安寧的時世。
1.疾速的箭。
1.危險的事情。
1.驚視。
1.危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