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垂著尾巴。
1.三國時東吳孫權要向蜀漢索回荊州,都督周瑜定計,將孫權妹謊說嫁給劉備,借以把劉備騙到東吳留作人質,以便索回荊州。劉備按諸葛亮的對策行事,到東吳成婚后同夫人逃出東吳。周瑜帶兵追趕,被諸葛亮的伏兵打敗。此故事見于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見于《三國演義》第五五回◇世因以"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雙重損失。
1.賠本;賠錢。
2.用錢賠償。
1.舊時對女孩子的貶稱。因出嫁時娘家要備送妝奩,故名。
1.賠罪,道歉。
1.謙躬屈節,低聲下氣。
1.賠罪解釋。
1.娘家給新娘嫁妝。
1.賠本虧損。
1.猶賠墊。
1.賠款。
1.以謹慎﹑遷就的態度對人,博得人的好感或使息怒。
1.以笑臉對人,使人息怒或愉快。
1.舊時陋俗。指廣東一些地方,女子為不落夫家而為夫娶妾。
1.賠還贓物或贓款。
1.嫁妝。
1.亦作"賠賬"。
2.虧本。
3.因經手財物時出了差錯而賠償損失。
1.見"賠帳"。
1.賠墊,賠補。
1.謂營馬倒斃﹑走脫或失竊,責令主管者賠補。
1.向人賠禮道歉。
1.亦作"裵徊"。
2.回環。
3.同"裴回"。
1.亦作"裵回"。
2.彷徨。徘徊不進貌。
3.徐行貌。
4.留戀。
1.復姓。金有裴滿亨。見《金史.金國語解.姓氏》。
唐代宮廷樂師。又名洛兒,一作路兒、賂兒,西域疏勒(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善奏琵琶,并善作曲。據《樂府雜錄》記載,貞觀年間(627-649),棄木撥創用手指彈奏五弦琵琶,稱b13eE琶”。作品有《火鳳》、《傾杯樂》和《勝蠻奴》等。
南朝宋史學家。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曾任宋中書侍郎。奉宋文帝命為《三國志》作注,博采群書一百四十余種,保存了大量史料。
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直隸(今河北)豐南人。畢業于北京大學。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發現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化石,后又發現山頂洞人化石,對中國舊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作出很大貢獻。建國后,任中科院生物學地學部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西晉地圖學家。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晉武帝時,任尚書令和司空等職。繪制的《禹貢地域圖》是中國最早的歷史地圖集。他提出的制圖六體”,是有關地圖的比例尺、方位、距離等繪制原則,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繪制地圖的方法。
1.亦作"裵"。
2.同"裴徊"。
3.同"裴回"。
1.即裵褥。
1.即裵褥。
1.馬頭搖動貌。
1.[英page]頁。
1.顛沛奔走。
1.大量涌出。
1.漢高祖劉邦起兵于沛,以應陳涉,眾立為沛公。
1.漢高祖在沛的宮室。
1.洶涌貌。
1.猶廣大。
1.水盛大貌。
2.不悅。沛,通"?"。
1.充盛貌;盛大貌。
2.行疾貌。
3.感動貌。
1.盛大貌。
1.飛騰貌。
1.見"沛庭"。
1.指漢初沛縣的官舍。
1.水盛貌。
2.指洶涌的水。
1.指盛厚的恩澤。
1.沼澤,水草茂密的低洼地。
2.指古代沛邑的大澤。傳說為漢高祖斬白蛇之處。
3.盛大的恩澤。
1.劉邦平定黥布還都,經過家鄉沛,召集鄉親飲酒。酒酣,劉邦親自擊筑而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童一百二十人和習之。史稱《大風歌》。因作于沛,故又稱《沛中歌》。
1.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竹子。
1.古代一種佩掛在腰帶上的毛筆。
2.佩帶毛筆。猶言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