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亭卒。
1.謂為數甚少。
1.表示連續不停或毫不松勁。
1.謂做事認真踏實,亦有拘執呆板意。
2.比喻一頂一,各有專職或各占一席之地。
1.俗語。謂個個著實。
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一個中心,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作出這一概括。參見黨的基本路線”(1011頁)。
1.一個銅板。亦指極少的一點錢。
1.見"一圪塔"。
1.比喻同心協力。
1.古代歷法以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即三十度為一宮。
1.謂一帶鉤之金。比喻輕少。
1.一滾,一轉。形容動作靈活迅速。
1.一骨魯。
1.同"一股腦兒"。
1.指歉收。
1.猶言一股腦兒。
全部;完全把一瓶礦泉水一股腦兒喝下肚|她將心里的話兒一股腦兒傾吐出來。
1.同"一股腦"。
迅速地一滾或一轉他一骨碌翻身爬了起來。
1.古以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四石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2.擊鼓一次。引申謂一舉,一戰。
語出《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惫糯鲬鹄薰倪M軍,擂第一通鼓時士氣剛被激發,最為旺盛◇多以比喻趁著勁大氣盛之時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1.一看。
2.《戰國策.燕策二》有經伯樂一顧而馬價十倍之說◇以"一顧"喻受人引舉稱揚或提攜知遇。
3.謂顧瞻偏重于某一邊。
1.女子頭發的一束稱一緺。
1.指《周易》諸卦之一。
2.指占卜一次。
3.方言。猶一番。
1.舊時士大夫以所署官作為撰集之名,始于南朝梁王筠。
1.謂墓穴。
①語出《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用一種道理貫穿故能一貫萬機,靡所疑惑。②相同;一樣存沒同歸,毀譽一貫。③連貫字句雖對,而意則一貫。④副詞。一向;始終如此他一貫待人誠懇|學習一貫很努力。⑤古時稱錢一千為一貫我一貫本錢,賺了一貫。
1.會道門之一。起源于山東。初名"東震堂",后路中一承辦道務,取《論語》中"吾道一以貫之",改名"一貫道"。1925年路死后,由張光璧繼承。抗日戰爭期間,張投靠日本帝國主義并為其效勞。日本投降以后,又被國民黨反動派控制利用。解放后,人民政府明令予以取締。
1.猶言寸陰。
2.謂一舉而發揚光大。
1.一條車道。指一輛車。
2.謂政治上的統一。
3.一種途徑。
1.猶言混在一道。
1.比喻對犯錯誤的人不加分析,全盤否定。
1.一塊;整個。
1.謂辦事糊涂。南宋理宗時民生艱苦,真德秀負一時重望,當時有諺曰"若欲百物賤,直待真直院。"及真任參知政事﹐首先提出以尊崇道學﹑正心誠意為第一義﹐接著又進獻《大學衍義》,皆不急之務。人們大失所望,即續上兩句云"吃了西湖水,打成一鍋面。"按南宋以杭州為京都,故諷刺他既進朝廷,吃的是西湖水,辦的是糊涂事。見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真西山入朝詩》。
1.猶一團糟。形容極其混亂。
1.謂對不同事物不加區別,一般對待和處理。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為解決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問題以及在香港、澳門恢復行使我國主權的問題而實行的基本國策。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鄧小平主持下提出。就是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整個國家的主體,同時允許臺灣、香港、澳門保留資本主義制度。
1.比喻做事著著落實或說話切中要害。
1.指最簡陋的衣服。
1.一口鐘的別名。
1.《左傳.昭公二十年》"君一過多矣,何信于讒?"杜預注"一過,納建妻。"此謂楚王納太子建妻,過錯已很嚴重◇因用為典實,以"一過不父"指君父有過,失于父道。
1.完全相同,沒有一點差異。
1.燕地所產的弓。指良弓。
1.周代燕國的始祖召公。也稱邵公﹑召康公。
2.指唐燕國公張說。
1.樓名。唐燕國公張說所建。
1.即寒谷。在古燕地。傳說為鄒衍吹律生黍之處?!短接[》卷五四引漢劉向《別錄》"《方士傳》言鄒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而生黍谷。今名黍谷。"
2.借指寒冷的天氣。
1.戰國時,郭隗以古代君王用五百金買千里馬骨為喻,勸說燕昭王真心求賢◇以"燕骨"比喻年老的賢士。
1.指山海關。
1.宴飲的館子。
1.詞牌名。調見宋晏殊《珠玉詞》,因詞有"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句,故名。雙調,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2.曲牌名。南曲入正宮引。
1.猶燕趙—,邯鄲,趙國都城。舊時其地多出豪俠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