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畫。俄國列賓作于1870-1873年。描繪一隊衣著破爛、疲憊不堪的纖夫拉著貨船,以沉重的步子,緩緩地行進在伏爾加河畔的沙灘上。畫中人物形象各異,氣質、性格和生活閱歷迥然不同,畫家以寫實手法賦予他們生命的活力,從而使作品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感染力。
1.陋巷。
1.淺陋疏略。
1.謂地處偏遠無知無識的人。
1.壞蛋﹔惡人。
1.賤民﹐小民。
1.淺妄荒謬。
1.謙詞。謂視野狹隘﹑見識短淺。
1.謂身處于窮鄉(xiāng)僻壤。
1.狹小的園圃。借指淺狹簡陋的居處。
1.猶淺陋。
1.邊遠荒僻地區(qū)。
1.粗俗鄙俚的歌謠。
1.對自身的謙稱。
1.學識淺陋的儒生。
1.謂文章立論見識淺陋﹐音調柔靡。
1.謙稱自身。
1.謙詞。見識淺陋者。
1.猶塵世﹐俗世。
簡陋的房屋身居~。
1.猶陋巷。
1.粗劣樸素。
1.陋規(guī)﹐陋習。
1.亦作"?體"。
2.微小的身軀。
1.腐爛消失。
1.淺陋荒謬。
1.卑賤。
不好的習慣陳規(guī)~。
1.孤陋寡聞。
2.淺陋狹隘。
1.簡陋的巷子。《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說﹐狹小簡陋的居室。劉寶楠正義﹕"顏子陋巷﹐即《儒行》所云'一畝之宮﹐環(huán)堵之室'。解者以為街巷之巷﹐非也。"
2.借指貧寒。
3.借指貧寒之家。
1.語出《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后因以"陋巷簞瓢"形容家境貧寒﹐生活清苦。
1.矮小。
2.狹小。
1.鄙陋之心。
1.世俗的行為。
1.淺薄的學識。
1.荒誕不經。
2.鄙俚粗陋。
1.猶陋規(guī)。
1.僻小的州縣。
1.粗俗簡易。
1.猶褻瀆。
1.淺陋平庸。
1.簡陋的屋舍。
1.邊遠。
1.卑賤窮困。
1.謙稱自己的詩文。
1.弱質。多指女子或女子的身體。
2.平庸的才能。
1.猶愚忠。
1.丑陋笨拙。
1.門望低微的家族。
1.門望低微的家族。
1.簡陋破敗。漏,通"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