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篇小說集。明代陸采編。八卷。收作品三十一篇。除南朝梁吳均的《續(xù)齊諧記》外,余皆唐人傳奇作品,包括《鶯鶯傳》、《李娃傳》、《柳毅傳》、《虬髯客傳》、《南柯太守傳》、《任氏傳》等名篇。
1.營私植黨。
1.種植。
2.謂經(jīng)商求利。
1.謂軍隊的編制。
1.料理;治理。
2.處理政務。
3.修建;建造。
1.經(jīng)營。
1.建造。
2.購置。
3.謀劃安排。
1.種植。
1.惑眾。營,通"?"。
2.指營內官兵。
1.自以為聰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1.不盡的悲哀。
1.未全部施與的仁愛。
2.前人留下的恩德。
1.其馀一半。
1.充足而飽滿。
1.指未喝干凈的酒,殘酒。
1.指吃剩下來的酒食。
1.悲傷無已;無盡的悲痛。
1.指戰(zhàn)后疲憊病殘的人。
1.過去留下來的勞頓疲敝。
1.殘留下來的陋弊之俗。
1.收藏的兵器。
2.猶殘兵。
1.未痊愈的病痛。
2.后遺癥。
1.江河的末流。
2.引申指少量的水。
3.指馀勢未盡的波浪。
4.比喻存留下來的影響。
5.猶馀澤。比喻前人的流風遺澤。
1.猶信步。
2.馀裕的地步。
1.富馀的財物。
2.謂馀積財貨。
1.殘存色彩。
2.傳留下來的文采。
1.指殘兵敗卒。
2.指殘年馀生。
1.指老熟將上簇的蠶。
1.亦作"余慚"。
2.不盡的慚愧。
1.謂多儲財物。
2.儲藏的財物。
1.積蓄財富。
1.輦的別稱。
1.后塵。比喻在他人之后。
1.猶馀年。
1.猶宿醉。
1.黃地白紋的貝。
2.比喻華美。
1.馀年。
1.謂傳留的恩澤。
1.殘馀的丑類。
1.殘留的臭氣。
1.別處。
1.指吃剩的糧食。
1.遺留的差誤。
1.垂死時僅馀的喘息。
2.引申指馀生﹑殘生。
1.暮春;殘春。
1.指多馀的﹑次要的文辭。
1.剩馀,留存。
1.比喻殘馀的氣焰。
1.衣帶過長。指形體消瘦。
1.剩馀的黨羽。
2.其他黨徒,同伙。
1.猶遺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