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污濁。
1.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黃,故稱。
2.黃土的顏色。
3.一種黃色顏料。
4.中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土黃》。
1.蝗蟲的一類,形狀略似飛蝗,分布地區很廣。多分散在田間或草地上,吃植物。但不成群飛翔,也很少飛到較遠的地區,桅性比飛蝗小。
1.灰和土。
2.見"土炭"。
1.見"土虺蛇"。
1.統計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五類土地的產物,以制定貢稅。
1.柏科常綠喬木。檜樹的一種。
1.方言。猶土棍。
1.當地產的貨物;本國產的物品。
2.猶言土包子。
1.見"頭疼腦熱"。
1.比喻做事缺乏通盤計劃,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在表面上忙于應付。
1.見"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1.猶每樁,每件。
2.猶言領導人。
1.頭領,為首的人。
1.原為佛教語﹐指處處都存在著道◇用以形容說話或做事有條不紊。語本《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方是道,法法本圓成。"
佛教苦行之一。僧人行頭陀時,應持守十二項苦行,分衣、食、住三類,即穿糞掃衣(百衲衣)、常乞食、住空閑處等。依此修行的稱修頭陀行者”◇也用以稱呼行腳乞食的和尚。
1.指北齊王屮所著《頭陀寺碑文》。
1.佛教語。指佛教僧侶行頭陀時,應遵守的住空閑處﹑常乞食﹑著百衲衣等十二項苦行。
1.見"頭陀"。
1.腦袋和尾巴。
2.猶言從頭至尾。
3.謂全過程。
4.指開端和結尾。
5.頭緒。 6.謂要旨。
1.對衙役的諛稱。
1.指上午九時左右一段時間。
1.起先;早先。
2.首先﹐最重要。
指官銜、職銜、學銜等稱號皇帝賜給騙子每人一個爵士頭銜。
1.見"頭爐香"。
1.即頭油。
1.位置或次序在前的。
2.頭領,首領。
3.項目,門類。
4.職務,級別。
5.綱領,主腦。 6.猶蹤跡。
1.肩部以上的人像。
1.方言。囟門。
1.爽性;索性。
2.指每年潮汛來時頭批捕撈獲得的。
1.頭頸。
2.指事情的開始部分。
3.見"頭行人"。
1.帶頭的人。
1.頭發和胡須。
2.扎在發髻上類似穗子的裝飾品。
1.牲畜。
事情的條理略有頭緒|頭緒太多。
1.一種皮膚病。發生在頭皮的癬。病原體是霉菌,有白癬和黃癬兩種。
1.同"頭昏眼花"。
1.猶眉眼。指神情。
1.羊群中領頭的羊。
1.頭上發癢卻抓腳跟。比喻抓不到問題的關鍵,于事無補。
1.見"頭由"。
1.指春天采摘的第一批嫩桑葉。
1.唯一,只有一個。
1.古代稱小孩和少數民族的帽子。
1.衙役中的為首者。
1.指駐有軍事指揮部的軍營。
1.蹤影,蹤跡。
1.方言。第一次所施的肥料。
1.抹頭發的油質化妝品。
1.指遼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時,最初捕獲的大魚。
2.指胖頭魚。
1.遼代歷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獵捕獲第一條魚后舉行的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