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漢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稱承明廬。又三國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門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稱承明廬?!稘h書.嚴助傳》"君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郡吏。"顏師古注引張晏曰"承明廬在石梁閣外,直宿所止曰盧。"《文選.應璩》"問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廬。"張銑注"承明,謁天子待制處也。"后以入承明廬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
1.輕柔美好貌。
1.亦作"婑嫷"。亦作"婑墮"。
2.柔弱美好貌。
1.見"婑媠"。
1.同"揎拳捋袖"。
1.見"沃瘠"。
1.肥沃的田疇。
1.流動貌。
2.沖洗;滌蕩。
1.肥沃的土地。
2.以水澆洗地面。
國際上有影響的科學獎之一。1976年由猶太人沃爾夫及其家族捐資設立。下設數(shù)學、物理、化學、醫(yī)學和農(nóng)業(yè)五個獎,每年頒獎一次,得獎者都是世界上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1981年又增加藝術獎。
1.澆水洗手。
1.滌蕩;洗濯。
2.澆灌。
1.指土地的肥瘦。
1.亦作"沃燋"。古代傳說中東海南部的大石山。
2.古代傳說中的異人。
1.見"沃焦"。
1.謂以酒食祭奠。
1.以酒澆地而祭奠。
1.滋潤干旱的大雨。
1.可供灌溉的水流。
1.以沸水澆灌漏壺。
1.肥美。
1.由上向下流的泉水。
1.受啟發(fā)而領悟貌。
2.肥美貌。
1.肥美的土地。
1.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
2.指家產(chǎn)豐厚。
1.沖蕩日頭。形容波浪大。
1.肥沃潤澤;使肥沃潤澤。
1.潤澤貌。
2.馴順貌。
1.澆灑。
1.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盛。
1.肥美的田地。
1.廁所的隱語。
1.肥美的土地。
1.豐茂而有光澤貌。
1.洗滌;沃盥。
1.謂使內(nèi)心受啟發(fā)。舊多指以治國之道開導帝王。語出《書.說命上》"啟乃心,沃朕心。"孔穎達疏"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見教己未知故也。"
1.鋈續(xù)。古代馬車上引車前行的皮帶,一端有環(huán),鍍白色金屬為飾。
1.謂以熱水澆雪。比喻事情極易解決。
1.沃心之言。舊指臣下向皇上進諫的有益言論。
1.土地肥美平坦。
2.借指肥美平坦的土地。
3.豐盛。
1.見"沃野"。
1.見"沃野"。
1.指肥沃潤澤的土地。
1.肥美的池澤。
1.肥沃。
1.見"沃洲"。
1.亦作"沃州"。
2.山名。在浙江省新昌縣東。上有放鶴亭﹑養(yǎng)馬坡,相傳為晉支遁放鶴養(yǎng)馬處。
1.灌注充塞。
1.以酒澆地而祭祀。
1.澆灌。
1.明洪武二年詔境內(nèi)立學﹐十五年禮部頒學校禁例十二條﹐禁生員不得干涉詞訟及妄言軍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學宮明倫堂之側﹐稱為臥碑。清順治九年又另立條款八項﹐頒刻學宮﹐稱為新臥碑。
2.泛指鐫刻各種禁例的石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