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為古代一仆人名,后亦以泛指宰相的仆人。
1.亦作"閑曠"。
2.安靜空闊。
3.指空闊而無人使用(的地方)。
4.悠閑放達。
5.清閑無事。
1.亦作"間闊"。
2.久別;遠隔。語本《漢書.諸葛豐傳》"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京師為之語曰'間何闊﹐逢諸葛。'"
1.亦作"閑拉談"。
2.猶閑扯。
1.亦作"閑來"。
2.平時。
1.亦作"間闌"。
2.干犯關禁。
1.亦作"閑嘮"。
2.方言。猶閑談。
1.亦作"閑冷"。
2.清閑冷落。亦指清閑冷落的官職或處境。
3.幽閑冷寂。
4.無關緊要。
1.亦作"間離"。
2.猶離間。
3.脫離。
1.無事生非;惹事。
1.亦作"閑吏"。
2.職務清閑的官吏。
1.亦作"閑麗"。
2.嫻雅美麗。閑,通"嫻"。
3.安靜優美。
1.亦作"閑練"。
2.熟練;熟習。閑﹐通"嫻"。
1.亦作"閑良"。
2.嫻靜美好。閑,通"嫻"。
1.亦作"閑涼官"。
2.宋元時奉命外出宣慰﹑察訪的官員。
1.亦作"閑涼官"。
2.見"閑良官"。
1.亦作"間量"。
2.方言。房間的面積。
1.亦作"閑聊"。
2.閑談。
1.亦作"閑了"。
2.熟悉了解。閑,通"嫻"。
1.猶言閑磕牙。
1.亦作"閑蹓"。
2.方言。閑逛;散步。
1.清閑官職的俸祿。
1.亦作"間路"。
2.偏僻的﹑抄近的小路。
1.亦作"閑邁"。
2.優雅高遠。閑,通"嫻"。
1.亦作"閑慢"。
2.清閑而無足輕重者。
3.無關緊要(的話)。
1.亦作"閑美"。
2.嫻雅美好。閑,通"嫻"。
1.亦作"閑媚"。
2.閑雅嫵媚。閑,通"嫻"。
1.亦作"閑靡"。
2.閑緩柔靡。
1.亦作"間苗"。
2.為了使作物的每一棵植株有一定的營養面積,按照一定的株距留下幼苗,把多馀的苗去掉。
1.亦作"閑民"。
2.周代指未被授田,與人為役,無常職者。
3.泛指無業的人。
1.亦作"閑敏"。
2.閑雅敏捷。閑,通"嫻"。
1.亦作"閑明"。
2.熟悉。閑,通"嫻"。
3.純熟清楚。閑,通"嫻"。
1.亦作"閑磨牙"。
2.謂白費口舌,無謂地爭吵。
1.安靜沉默。
1.亦作"閑暮"。
2.指寂寞的晩年。
1.亦作"閑男女"。
2.詈詞→涂的家伙。
1.亦作"間腦"。
2.腦的一部分。在大腦兩半球的中間﹐由許多形狀不規則的灰質塊和神經纖維構成。間腦包括丘腦和下丘腦。
1.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1.安寧。
1.比喻退隱閑散之人。
2.比喻非正當男女關系中的女方。
1.亦作"閑盤兒"。
2.不相干的事;閑事。
3.猶閑話。
1.亦作"閑僻"。
2.清靜偏僻。
1.亦作"閑篇"。
2.無關緊要的話或事。
1.亦作"間平"。
2.漢河間獻王劉德﹑東平憲王劉蒼的合稱。兩人皆有賢名◇因以"閑平"指宗室藩王中之賢者。
1.暗地里欺騙。
1.亦作"間蹊"。
2.小路。
1.亦作"間氣"。亦作"閑氣"。
2.舊謂英雄偉人,上應星象,稟天地特殊之氣,間世而出,故稱。
1.亦作"間氣布衣"。
2.唐皮日休的別號。
1.亦作"閑錢"。
2.生活必需費用以外多馀的錢。
3.指來路不正的錢。
1.俗語。比喻以多馀的錢做不急需的事。笊籬,一種形如勺子的竹器。
1.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