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副鎧甲。出土秦簡中常言"貲一甲",即罰繳一副鎧甲,詳見《睡虎地秦墓竹簡》。
2.借指一兵一卒。
3.科舉制度殿試的第一等。唐時進士不分甲。宋太平興國八年始分甲,當時一甲有數人。至元明一甲僅限三人,即所謂狀元﹑榜眼﹑探花。參閱《續通典.選舉三》﹑《宋史.選舉志二》。
4.宋代盧秉提舉鹽事時所定的一個編組單位。《宋史.食貨志下四》"﹝盧秉﹞因定伏火盤數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為一甲。"
1.猶稱述。
1.拉倒。猶算了,作罷。
1.將人向前拉倒在地。
1.抽風。指手腳痙攣﹑口眼歪斜的病癥。
1.形容作戰勇敢。
1.比喻利用親密的關系和感情牽制別人的行動。多含貶義。
說假話騙人教育孩子不扯謊。
1.猶指桑罵槐。
1.撒嬌。
1.說閑話;閑談。
2.牽扯;牽連。
3.拉,拽。
1.方言。同"拆爛污"。比喻不負責任而壞事。
1.猞猁的別名。毛可做皮衣等,極貴重。
1.傳統雜技節目。即抖空竹。參見"抖空竹"。
1.韁繩。
1.揪拉,撕扯。
1.韁繩。
1.牽扯,牽連。
1.比喻從事不正當的介紹撮合以從中取利。
1.比喻公開張揚。
1.方言。生氣。
1.勸解。
1.胡說,胡扯。
1.韁繩。
1.韁繩。
1.比喻順勢迎合,奉承別人。
1.拉雜交談。
1.漫無邊際貌。
2.指寬大。
1.帶頭。
1.扯后腿。
2.拔腿。
1.猶扯篷拉纖。
1.閑談,說閑話。
1.拉孜取。
1.即木偶戲。
1.做作;擺架子。
1.兩下拉平。
1.牽拉;拉拽。
2.胡扯。
3.勉強謀求。
1.拉住。
1.撕碎。
1.吐艷。
1.撕裂。
1.牽拉。
1.草鞋。
1.草稿。未寫定的文稿。
1.草茅。指在野未作官的人。
1.蒙昧。原始未開化的狀態。
1.草籽。
1.見"徹案"。
1.透白。
1.撤除防衛。
1.編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