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鍍錫鐵皮或鍍鋅鐵皮的舊稱。
1.委靡不振的神情。
1.怠惰奢侈。
1.怠惰失職。
1.見"惰懶"。
1.不勞而食。
1.怠慢放肆。
1.亦作"惰偷"。
2.懈怠茍且,懶惰。
1.懶惰懈怠。
1.怠懶的思想。
1.在行為上有所怠忽。
①某些物質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跟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性質。②不想改變生活和工作習慣的傾向(多指消極落后的)。
指氦、氖、氬、氪、氙、氡六個元素。它們化學性質極不活潑,一般不易跟其他元素化合。也叫稀有氣體。
1.懶惰。
1.游手好閑。
1.懶惰懈怠。
1.頓腳。
腳用力踏地,表示著急、生氣、悔恨等情緒。
1.將腳一頓一抬。進攻時擺開的架勢。
1.切菜的砧板。
1.頓腳。
1.狹長貌。
1.鳥名。
1.即鵽鳩。
1.排泄大便。
1.壞良心的事。
1.謊報。
1.亦作"訛本"。
2.指傳抄﹑翻印有訛誤的本子。
1.猶訛騙。
1.弊害﹔弊病。
1.見"避李嫌瓜"。
1.猶避難。
1.乖龍,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苦于行雨而到處藏避,故俗稱"避乖龍"。
2.借指避開。
1.《史記.周本紀》"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髪,以讓季歷。"后以"避國"指太伯﹑虞仲避居吳地﹑讓國于季歷事。
1.躲避禍害。
1.御寒;免受寒冷。
2.天氣寒冷時移居溫暖之地。
1.躲避和防御。
1.躲避或遮護。
1.同"避驄馬"。
1.猶避害。
1.逃荒。
1.亦作"避回"。
2.回避;避忌。
封建時代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叫做避諱。
1.回避詆毀而追求稱譽。
1.猶避害。
1.謂避開災禍而接近幸福。
1.見"避禍就福"。
1.見"避跡"。
1.逃避時世。
1.違背本意而隱匿。
1.逃避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