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毛傳"燕,安;翼,敬也。"孔穎達疏"思得澤及后人,故遺傳其所以順天下之謀,以安敬事之子孫。"陳奐傳疏"詒,遺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謀遺其孫子也。"后以"燕翼"謂善為子孫后代謀劃。
2.指輔佐。
3.燕的翅膀。
1.征稅。
1.征收算賦。
1.官府對鐵實行專賣。
1.指官方設在各地的專賣品征稅機構。
1.見"榷貨務"。
1.唐代中葉對鹽就場專賣(官收官賣)的制度。干元元年(公元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時鹽鐵使劉晏繼續推行。其主要內容在產鹽區設置鹽官,向鹽戶統購鹽,加價出售◇再將鹽稅加入賣與商人。聽其運銷。產鹽區較遠地區又設常平鹽予以調濟。劉晏誅后,這種制度逐漸廢弛。參閱《新唐書·食貨志四》。
1.研討。
1.宋代官署名。掌管與外國通商之事。
1.宋代所設的專賣機構。
1.民國初官方所設掌管鹽專賣專運的機構。
1.征收專賣品之稅。
1.征稅的事務。
1.糧倉。
1.國家庫藏錢糧物資的處所。
1.谷倉與地窖。泛指糧倉。
1.囷窌。糧倉。
1.糧倉。
1.糧倉。
1.糧倉。
1.囷鹿。糧倉。
1.輪囷。屈曲貌。
1.曲折回旋貌。
1.糧倉。
1.亦作"峮嶙"。
2.山相連貌。
1.山相連貌。
1.卻行,恭順貌。
2.退避,退讓。
1.退讓,恭順貌。
1.迅疾,疾速。
1.退縮,退避。
1.見"逡巡"。
遲疑不敢向前的樣子逡巡不前|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
1.傳說中神仙釀造的頃刻即成之酒。也稱"頃刻酒"。
1.指傳說中能頃刻釀成酒的仙術。
1.卻行,恭順貌。
1.軍政;軍權。
1.花草名。
1.軍威。
1.禁衛之兵。
1.行伍;軍隊。
1.將帥。
1.謂敵國入侵的野心。
1.行伍;軍隊。
2.指軍旅之事。
1.傳說為犬戎神名。
1.兵役。
1.周代陪乘之官。出軍或田獵時,坐君主之右,執武器,擔任保衛工作。
2.泛指軍職。
1.兵車的駕御者。
1.泛指兵器。鉞,古兵器名。
1.見"戎狄"。
1.西域出產的用鳥獸細毛制的氈子。
1.軍旗。借指戰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