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臺省在外者稱行臺。魏晉始有之,為出征時隨其所駐之地設(shè)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gòu),北朝后期,稱尚書大行臺,設(shè)置官屬無異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統(tǒng)。唐貞觀以后漸廢。金﹑元時,因轄境遼闊,又按中央制度分設(shè)于各地區(qū),有行中書省(行省),行樞密院(行院),行御史臺(行臺),分別執(zhí)掌行政,軍事及監(jiān)察權(quán)。行省實即繼承前代的行臺制度。
2.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
3.客寓,旅館。
4.臨時設(shè)立的戲臺。
1.深隱之處。
1.指多水之地。
1.深沉的悲傷。
1.曾參和史鰍的并稱。古代視為仁與義的典型人物。
1.高飛。
1.反復思考。曾,通"增"。
1.高風,大風。曾,通"層"。
1.孫子的兒子。
2.對曾孫以下的統(tǒng)稱。
1.深淵。
1.即曾祖父。
1.稱他人的曾祖父。
1.曾孫和玄孫。亦泛指后代。
1.重疊的山崖。
1.曾參和顏回的并稱。皆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
1.猶深宮。指掖庭。
1.重疊的陰云。
2.比喻其陰暗。指極陰暗之處。
1.層云。重疊的云層。曾,通"層"。
1.屈曲貌。
1.主祭祝的重臣。
1.祖父的父親。
1.即曾祖母。
1.祖父的父親。
1.祖父的母親。
1.曾祖父。祖父之父。
1.曾祖母。祖父之母。
1.層冰。亦指冰山。
1.增加補充。
1.增加生產(chǎn)。
1.增加;提高。
反映社會現(xiàn)象在時間上的增長程度的相對數(shù)。用百分率或倍數(shù)表示。計算公式為增長速度=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或×100%)
1.見"增長主"。
1.亦稱增長天王。佛教所說四大天王中南方天王之名。
1.以樹枝筑巢。增,同"檌",上古時聚柴薪造的住處。
2.指枝條搭成的巢。
1.見"增城"。
2.補充完善。
1.亦作"增成"。
2.漢宮名。
1.增加,擴大。
1.增補和修訂。多用于書籍﹑著作。
1.增加,加多。
1.增強防守。
1.增加俸祿。奉,通"俸"。
1.增長幅度。
1.增加高度。
1.層疊的宮殿。
1.高聳的建筑。
1.增加光彩。
1.增加,擴大。
2.指增生。
1.即增生。
1.增添光輝。
2.謂使增光輝。
1.增添,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加多。
1.增加并促進。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