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縣名『高祖七年置﹐唐廢。治所在今陜西省臨潼縣西北。本秦驪邑『高祖定都關中﹐其父太上皇居長安宮中﹐思鄉(xiāng)心切﹐郁郁不樂。高祖乃依故鄉(xiāng)豐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驪邑﹐并遷來豐民﹐改稱新豐。據(jù)說士女老幼各知其室﹐從遷的犬羊雞鴨亦競識其家。太上皇居新豐﹐日與故人飲酒高會﹐心情愉快◇乃用作新興貴族游宴作樂及富貴后與故人聚飲敘舊之典。
2.鎮(zhèn)名。在今江蘇省丹徒縣﹐產(chǎn)名酒。詩文中用以泛指美酒產(chǎn)地。
1.幼稚笨拙;幼稚質(zhì)樸。
1.亦作"穉子"。亦作"穡子"。
2.幼子;小孩。
3.指胄子;貴族后代。
4.筍的別名。唐杜甫《絕句漫興》之七﹕"筍根稚子無人見﹐沙土鴌雛傍母眠。"宋惠洪《冷齋夜話.稚子》﹕"唐人《食筍》詩曰﹕'稚子脫錦?﹐駢頭玉香滑。'則稚子為筍明矣……予問韓子蒼﹐子蒼曰﹕'筍名稚子﹐老杜之意也。'"一說﹐"稚子"乃"雉子"之訛?!豆艠犯酚小讹糇影摺吩?。參閱《九家集注杜詩》趙彥材注。
1.俗傳所謂返老還童術。
1.購置。
2.籌辦。
1.謂準備下某物;購置。
1.置辯。
2.辨別。
1.謂置人于復壁中。《史記.張耳陳馀列傳》"上從東垣還,過趙,貫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廁。"司馬貞索隱"文穎云'置人廁壁中,以伺高祖也。'張晏云'鑿壁空之,令人止中也。'今按云'置廁'者,置人于復壁中,謂之置廁,廁者隱側之處,因以為言也。"一說,"置者,郵傳之名。廁與側同,非廁混之廁也。伏人于置側,欲要而殺之。"參閱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八。
1.購置產(chǎn)業(yè)。亦指所購置的產(chǎn)業(yè)。
1.《后漢書.徐穉傳》"林宗有母憂﹐稚往吊之﹐置生芻一束于廬前而去。"后以"置蒭"指致送吊喪禮物。
1.漢代駕以四匹良馬的驛車。
1.見"置辭"。
1.亦作"置詞"。
2.措詞。
3.指申辯。
4.指修辭技巧。
1.猶措置。
1.作出回答。
1.猶置郵。
1.建都。
1.對問;答辯。
1.設置安頓的處所。
1.立法;執(zhí)法。
1.見"寘壑谷"。
1.古時大夫死后無子﹐為死者別置后嗣﹑暫為喪主之稱。
1.《詩.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置予于懷。"鄭玄箋"寘,置也。置我于懷,言至親己也。"后以"置懷"指放在心上。
1.替換。
2.化學名詞。指一種元素把某種化合物中的其他元素替換出來﹐如鎂和硫酸銅作用而置換出銅。
化學反應類型之一。由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如cuso4+fefeso4+cu2nabr+cl22nacl+br2
1.載列簿籍。
1.成家。
1.下毒。語本《國語.晉語二》"驪姬受福﹐乃置鴆于酒﹐置堇于肉。"韋昭注"堇,烏頭也。"
1.陳設酒宴。
1.設置官署。
2.設置騙局。
1.西漢楚元王劉交敬禮申公﹑白生﹑穆生等。穆生不嗜酒﹐每有宴集﹐楚元王皆特為穆生置醴。醴﹐甜酒。見《漢書.楚元王劉交傳》◇以"置醴"為崇道尊賢的典實。
1.設立。
1.進行評論。
1.購置。
1.放在心里。
1.見"置槷"。
1.亦作"置臬"。
2.設置測日影的表柱。
1.弈棋時不知如何下子。比喻臨事猶豫不決。
1.《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刺秦王事敗后﹐其友高漸離以善擊筑聞于秦始皇。秦始皇矐其目﹐仍使擊筑。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伺機舉筑撲秦皇﹐不中被誅◇以"置鉛"為報仇的典實。
1.設置閏月。系調(diào)整歷法紀年與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差數(shù)的方法。
放在一旁,好像沒聽到一樣。指不去過問或不予關心國家大事,豈可置若罔聞。
1.安置在閑散的職業(yè)。多指任為散官。
1.猶設置﹐安放。
1.古時大夫﹑士庶共同設置的供奉社神之所。
1.存身。謂自己處于某種環(huán)境或場合。
1.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或推卸責任。
1.猶插手。
1.本作"致書郵"。
2.傳遞信件﹑文書的驛使。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1.猶滴水不漏。形容說理嚴密﹐毫無錯漏。
1.見"置水之情"。
1.《后漢書.龐參傳》"參為漢陽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節(jié)﹐隱居教授。參到﹐先候之。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于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后以"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